英雄母亲能不能拯救俄罗斯

问大家一个问题,如果给你11万,你会生第三胎吗?

靠做自媒体为生的小编断然不敢有这个想法。

那么,如果再给你老婆一个国家最高荣誉“英雄母亲”的称号呢?

俄罗斯遇到了比中国更严重的人口问题。所以,日前普京签署法令,决定授予生养10个或10个以上孩子(活下来的才算)的女性“英雄母亲”称号,同时,获得该称号的女性还将得到万卢布(约合11万人民币)的一次性奖励。

英雄母亲,能拯救俄罗斯吗?

有科学资料称,一个女性一生可生育的次数大约在15次,生育10个或10个以上孩子,对于一个女性来说似乎是一件平常的事情。

然而,无论是在俄罗斯,中国或者世界其他国家,一个女性生育10个孩子都是极为罕见的事情。从一个国家对人口的需求强度来看,俄罗斯的“英雄母亲”称号实至名归。

然而,作为苏联曾经的“产物”之一,“英雄母亲”这项荣誉最初诞生于年,到年苏联解体称号被废除,一共存在了47年。这47年里,苏联只有40万女性获得“英雄母亲”的称号。

也就是说,在先前的47年里,40万苏联女性为苏联贡献了至少万的人口,平均一年不足10万人。

且不说苏联,就是把这10万人口放在现在的俄罗斯,也是一个很小的比例,大约0.05%。

换句话说,英雄母亲们对苏联的人口贡献是极为有限的。

这还是在苏联,那要是换成现在的俄罗斯呢?

俄罗斯人确实“太少”了。尽管他拥有1.43亿人口,是世界第九大人口国。但是相比万平方公里的国土面积来说,俄罗斯的人口少得可怜。平均每平方公里上只有9人,是我国的十五分之一。

但是,俄罗斯又是世界自然资源最丰富的国家。元素周期表为什么诞生在俄罗斯?因为俄罗斯拥有元素周期表上所有的金属,尤其是石油、天然气储量更是惊人。俄罗斯是世界上最大的石油产油国。

按理说,在真正“地大物博”的俄罗斯,人们完全有理由生活得非常滋润,生育意愿非常强烈才对。可是,现在俄罗斯却是一个人口负增长的国家(0.7%--年数据)。今年上半年,俄罗斯的人口又减少了万。

俄罗斯人口出现负增长很大的一个因素就是俄罗斯的人口死亡率非常高。俄罗斯人口死亡率高的原因是其严重的老龄化问题(年俄罗斯65岁以上人口占比15.5%,远超13%的老龄化社会标准)和比较低的人均寿命问题。俄罗斯的人均寿命只有73岁。

年,该国死亡人口.5万人,死亡率是15.1%。这一年,俄罗斯出生人口万。也就是说,俄罗斯要保持人口的平衡,至少每年需要增加多万的出生人口。

也就是说需要10万个英雄母亲,努力奋斗至少10年才能补齐这一年的差距。这是一件很难的事情。

换句话说,俄罗斯的人口历史欠账太多、太大了,英雄母亲们也是力所不逮。

说到人均寿命问题,我们翻开俄罗斯的历史和苏联的历史发现:如今俄罗斯的人均寿命还不如苏联时期。

特别是在20世纪90年代,也就是叶利钦执政期间,俄罗斯的人均寿命一度下降到64岁左右,比苏联时期下降了7岁左右。

普京执政后,特别是其执政前期,俄罗斯从石油和天然气贸易中一度获利颇丰,经济一度腾飞。俄罗斯的人均寿命开始回升。但是,因为战争和制裁,目前俄罗斯的经济再度跌入低谷。

也就是说,回到俄罗斯时代后,俄罗斯人民的生活水平大部分时间处于比较低的环境中。在这样的环境中,人民很难承担多生育的成本。生育的积极性自然下降。

而万卢布的奖励,能支撑10个或以上孩子的生育成本吗?

其实,俄罗斯已经用无数次失败的生育激励政策证实了其国民多生育愿望低下的问题。

早在年,俄罗斯就设立了一个“母亲基金”,我们可以理解这是“英雄母亲”的最初版本。该基金主要用来补贴生育二胎的女性和家庭(奖励40万卢布)。其中对生育超过4个孩子的家庭还会颁授国家荣誉勋章——“光荣父母”。

眼看这个效果不明显,俄罗斯在接下来又设立了“父亲基金”。父亲多种地也有钱拿呢。除此之外,夫妻还可以享受税收减免、超长假期、购房优惠、优质医疗服务等多项福利措施。

种子和土地的问题都没能俄罗斯解决人口的增长问题。

年,俄罗斯更是放大招——修改联邦法律,将女性的法定结婚年龄下调到14岁。

14岁的女孩就要成为国家的生育机器吗?这样的法律显得多少有些儿戏。

这一系列办法的出台都证明俄罗斯面临巨大的“人口危机”,同时也反映出俄罗斯欲解决危机的迫切和急躁情绪。

俄罗斯经济不景气和女性价值观的转变成为其系列政策见效甚微的主要原因。

生二胎奖励40要卢布,生10个才奖励万,“英雄母亲”恐怕也难以调动俄罗斯女性的生育欲望。

人口问题,不是俄罗斯一个国家的问题。

早些年,新加坡就遇到过这样的人口危机。当时在任的领导人李光耀曾试图改变这一现状。

他觉得是房价高的问题影响了出生率,就出台了组屋计划,分房子,效果不佳;难道是社会福利问题?新加坡大力提高社会福利,效果还是不佳!如果吸引外来人口移民呢?李光耀发现,移民的第二代生育意愿又大幅下降了。

李光耀这样的政治巨匠面对这个问题都束手无策。他最后留给世人一句话:“这个问题留给后人解决吧”。

其实,李光耀从一个国家的角度思考问题,他没有从一个家庭的角度思考问题。人口的问题还得回归家庭。

对一个家庭来说:养孩子太辛苦了。

尽管俄罗斯在西伯利亚有广袤的土地,但是俄罗斯年轻人并不愿意到那里去谋生。这个可以理解,谁愿意把青春播撒在那个“苦寒之地”呢?

俄罗斯年轻人都向往到莫斯科这样的大都市生活。

事实证明,文明和工业现代化程度越高的地区,人们生育的意愿越低。因为在文明和工业现代化程度越高的地区,人们的生活压力越大,而一个家庭财富的来源与人口数量的关系也变得十分微弱。

无论是苏联时期,还是我国20世纪,人口的增长都曾经保持在一个比较高的水准。

这里有两个原因:一方面是当时对这两个国家来说,一个家庭的人口数量直接关系着财富的分配额度。另一个方面就是那个时期的两国人民都拥有对苦难生活的忍耐力,孩子再多,也能养,也能捱。

生了孩子就要带,就要养,在现代化的社会里,且不说养育成本问题,哪个家庭愿意放弃一个劳动力专门来带孩子呢?而这个孩子长大了,他会把财富带回原生家庭吗?

英雄母亲想当英雄也当不起啊。

俄罗斯的人口问题与中国的人口问题还不太一样。毕竟中国人口基数大。

存人失地,人地皆存,存地失人,人地皆失。人口不仅仅是一个国家经济的基础,更是一个国家国防兵员的基础。有人口,才有地盘。

按照现在的人口增长率,俄罗斯人口可能在40-50年之后降到1亿之内。

这样的俄罗斯能守住广袤的土地吗?

从这个角度考虑,勇于多生孩子的女性不愧是“英雄”,但是英雄又能有几何?

本文作者为破壁调查局专职作者:观海

您的

转载请注明:http://www.abuoumao.com/hyfw/4730.html

网站简介| 发布优势| 服务条款| 隐私保护| 广告合作| 网站地图| 版权申明

当前时间: 冀ICP备19029570号-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