民国时期存钱的花样百出,为什么大多喜欢窖
我们每个人心里都幻想过一夜暴富,但实现的途径只有那寥寥几种还是亿万分之一的可能性,如电影《西红柿首富》里面那样蒙圈状态下继承了巨额财产,又或者是电影《一出好戏》里买彩票中奖了。现实社会中,奇怪的是没有买过一次彩票的人还常常说”等我中了五百万,怎么怎么样“,真是让人啼笑皆非。不过你如果生活在民国时期,那你就有很大的机会可以不买彩票还能变身大富豪,因为你几率通过不经意间的体力劳动,来获得意想不到的财富。
民国时期想发财的人,最想听到的一句话不是”希望你中马彩“而是”希望你掘到藏“,中马彩是一种比赌博还上瘾且几乎稳赔不赚的买卖,但掘藏是靠你的运气,不需要投资一分钱。可是倔藏究竟是怎么一回事呢?
拆老房子的惊喜原来民国有许多大户人家及一般旧家,都喜欢在家里秘密藏一些银元,少的有一两百元,多的上千元。藏银的地方被称为”地窖“,这些地窖往往连他们的子女都不知道。在藏银人病危时,他会选择一个家族中德高望重、平行端庄的人来替他分配这些财产。但如果主人是急性病发作导致的意外死亡,那么这些银元就会长埋地下了。如果你运气爆棚的话,可以在废弃院落中,不起眼的角落得到一笔意外之财。那个时候正是银行业兴起的年代,为什么人们还选择传统的土藏呢?
地窖一、吃够了钞票的苦头,肯定不会重蹈覆辙。
第一次世界大战后,战败国德国在年至年期间缴纳巨额的赔款,导致马克迅速崩溃。法国占领了鲁尔,在德国激起了极大的愤怒,导致大量滥发纸币。在通货膨胀的最后阶段43亿马克才值一个英镑,当时一英镑大约为10个银元,其中相差的数额让那些兑换马克的人生无可恋。还有一次是帝俄末代的卢布票,又是一次血的教训,所以当时对兑换外国的钞票绝不重视。国内的银行虽然期初为了让人们乐意存钱是费尽心思,几角钱都可以免费存取,还可以获得比较丰厚的利息。但国民党政府人员利用职权投机倒把,时不时的强制人们兑换纸币,结果是好的局势下,所得的中间利益大部分落入他们的腰包,大众分的可怜,坏的形势下大众又得掏自己的腰包来填补他们的损失,谁还会想要存钱或者兑换呢!还不如藏起来的好。
年币值元的马克二、国内不稳定的局势,军阀征缴、乱抢。
民国时期军阀的征税是层出不穷,只要他们敢想,枪杆子就可以把它变成现实。军阀烧杀抢掠、无恶不作,你交不上钱,就去你的家里搜查,值钱的东西一件不落。比如年,安徽政府主席刘镇华想要得到刘铭传留下来的国宝虢季子白盘,监视刘家四年,把刘家大大小小数十间屋子的地板都拆了。刘家人把它埋在三米深的大坑内,并植上树才得以保存。可见深埋地下的方法低俗但是成效好。
民国银行回单三、一时思想转变不过来,普遍认为埋藏地下是一劳永逸的。
中国古代人认为土地既是生者的乐园,也是死者的天堂。历来喜欢的的东西,在死后也会被黄土掩盖。无论是富甲一方的商人还是中饱私囊的贪官污吏,都会选择窖藏金银珍宝。他们无法预料盗墓者的力量,究竟有多么无穷,一把洛阳铲就可以撬开地下的世界。窖藏的人认为,子女孝顺、顺从的话,临死前可以把窖藏的地点告诉家族中的长者,来为他们合理分配。如果子女不遵循常德,就让这些东西跟自己去另一个世界。
陪葬的银元宝总的来说,社会形态决定财富支配。如果那时候他们有我们现在这样稳定的生活,多样的财富支配,便利的网络支付其中的一种前提,可能他们就不会选择这么不科学的窖藏了。
转载请注明:http://www.abuoumao.com/hyfw/5328.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