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9,中国发生了一件大事新浪财经

来源:格上理财

年过去了,虽然这一年的总体经济数据尚未公布,但中国发生了一件大事:人均GDP首次超1万美元!

这个数字突破不仅有数学意义,实质意义也很大,一些国家就是在人均GDP达到1万美元后,陷入了近10年的发展困境。

中国人均GDP突破1万美元后,会发生什么?

1

人均GDP达1万美元是一个坎儿

年2月国家统计局公布的数据显示,年中国人均GDP达美元,比年的美元增长了10.1%,已接近1万美元的门槛。预计年中国人均GDP应该会稳稳地超过1万美元。

那么,人均GDP达到1万美元的国家,经济发展与国民生活是什么状态?

人均GDP在1万美元左右的小国有毛里求斯、多米尼加、格林纳达、赤道几内亚等。这些国家人口少则十几万,多的也不过上千万,没有太大的借鉴意义。

真正值得研究的是20国集团(G20)。G20是19个国家加欧盟,在世界经济中地位突出。

G20中,美、日、德、英、法、意、加这七个西方国家,人均GDP最少的意大利也有3.4万美元,其它都在4万美元以上,而人均GDP最高的美国更是达到了约6万美元。即便中国人均GDP超过了1万美元,但跟前述西方七国相比还有较大差距。

G20中的韩国,人口多万,人均GDP约为3.2万美元,与人口多万的意大利比较接近。再过不久,意大利在世界经济中的地位可能会被韩国超越。

G20中三个明显落后的国家是印度、印度尼西亚和南非,人均GDP分别为大约美元、美元和美元的水平。

澳大利亚、沙特阿拉伯、阿根廷的人均GDP分别为6万美元、2.1万美元和1.5万美元,他们都属于人均资源非常丰富的国家,不适合进行比较。

如果去掉欧盟和上面提到的14个国家,G20就只剩下中国、俄罗斯、巴西、墨西哥、土耳其5个国家,巧合的是,这5个国家的人均GDP正好都在1万美元附近扎堆!

人口最少的土耳其有多万人,巴西人口2亿多,俄罗斯和墨西哥都为1亿多。这些国家与中国可以进行一番比较。

此外,还可以再加入一个G20之外的国家——马来西亚,马来西亚人口多万,是G20以外国家中人均GDP达到1万美元而人口较多的。

很多人对俄罗斯、巴西、墨西哥、土耳其、马来西亚这些国家(以下简称“俄巴墨等国”)的经济发展有些陌生,下面分别是他们的人均GDP增长轨迹。

图为-年俄罗斯以美元计人均GDP

图为-巴西以美元计人均GDP

图为-年墨西哥以美元计人均GDP

图为-年土耳其以美元计人均GDP

图为-年马来西亚以美元计人均GDP

可以看出,俄巴墨等国都是从年左右开始人均GDP高速增长,用了10年左右时间翻了三四倍,在-年间纷纷冲上人均GDP1万美元。然而,接下来近十年时间,这些国家围绕着1万美元不断震荡。

这不是偶然的,说明这些国家都不约而同地在人均GDP1万美元附近落入了“中等收入陷阱”,发展模式碰到了瓶颈,人均GDP1万美元真是一个坎儿。

相比之下,中国的人均GDP增长曲线很光滑,还没有陷入瓶颈的迹象,不久后就会超过俄巴墨等国。虽然舆论不时会说中国经济增速下滑,面临各种经济困难,但那是以6%的“保底”经济增长为背景的,在增长的基础上,有一些结构性问题也是正常的,不会出现像俄巴墨等国那样,连以美元计的人均GDP都不时出现震荡大降。

图为-年中国以美元计人均GDP

2

这是中国不得不提的巨大优势

人均GDP增长轨迹让我们看到了中国与俄巴墨等国发展过程及前景的不同,但很多人更想知道的是,人均GDP达到1万美元后,其现实表现与俄巴墨等国有什么不同?

我们可以从基础设施建设、国民收入及生活水平、产业发展状况几个方面来看。

先来说说基础设施建设。

中国号称“基建狂魔”,基建能力比俄巴墨等国明显强得多。但其实,中国在基建方面发力的时间没有我们想象中那么长,也就近十年才全面赶超俄巴墨等国。

中国在基建上优势最大的当属高铁,因为在所有庞大的基建系统中,高铁网络所需资金、技术及组织能力几乎最高。

俄罗斯有一条公里长的高铁,连接莫斯科与圣彼得堡,最高时速为公里,相当于我国的动车。俄罗斯想将高铁从莫斯科扩展公里连接喀山,再于年扩展到叶卡捷琳堡,远期甚至想跨越0公里连到北京。但年后,国际石油价格大跌,俄罗斯陷入了经济困境,没有资金继续其宏大计划。

年的巴西,经济繁荣。为迎接年里约奥运会,巴西一度想修建从圣保罗到里约热内卢的高铁,全长约公里,预计耗资亿美元。然后,巴西的繁荣转瞬即逝,后陷入经济危机,放弃了高铁计划。

墨西哥也曾有耗资44亿美元的高铁计划,从墨西哥城到第三大城市克雷塔罗,全长公里,时速公里。年11月6日,中国铁建本已中标墨西哥此项目,但由于美国因素、墨西哥自身因素等交织在一起,项目很快被墨西哥总统否决。因出现毁约,墨西哥最终赔给中国铁建2.7亿人民币。年1月底,墨西哥宣布上述高铁计划无限期搁置。

马来西亚近几年也在高铁建设上闹得沸沸扬扬,尤其是新加坡到吉隆坡的“新马高铁”计划,全长公里,时速公里。马来西亚上届的纳吉布政府本已跟新加坡完成签约,但年新任总理马哈蒂尔上台后又取消了,赔偿给新加坡上亿美元。

此外还有马来西亚跟中国合作投资上百亿美元的东海岸铁路,其建设过程也充满了波折——开工后一段时间就暂停了,大幅削减开支后又于年重启。

相比之下,土耳其高铁发展得还不错。

土耳其从年开始建设高铁,安卡拉至埃斯基谢希尔、安卡拉至科尼亚、安卡拉至伊斯坦布尔等线路相继建成通车,线路总长为公里,形成了“小网络”。

后来,土耳其又规划了安卡拉到伊兹梅尔、安卡拉到锡瓦斯,安卡拉到布尔萨等几条支线,还准备在伊斯坦布尔和保加利亚边境之间建设高铁。如果建成,土耳其高铁网络会形成一定规模,在发展中国家中已经实力较强了。

图为土耳其高铁线路图(红线为主干,黄色为计划的支线,五个标U的是有地铁的城市)

年底,中国高铁营业里程达2.23万公里,约占世界的60%,长度为日本的8.5倍,由于我国人口是日本的10.8倍,所以人均高铁长度相比日本稍低。年底,我国高铁营业里程增至2.5万公里;年底,又增至2.9万公里,这一年,我国人均高铁长度也超过了日本;年底,我国高铁营业里程更是达到了3.5万公里,占世界比例升至70%。

也就是说,短短三年中国增加1.2万公里高铁。

人均GDP跟中国差不多的俄巴墨等国,增加几百公里高铁都需要很久,虽然这些国家也有需要、有规划,但高铁建设速度、资金投入和中国差了好几个数量级。即使考虑到中国人口规模跟经济规模是俄巴墨等国几倍到十几倍,但还是能看出基建组织能力的巨大差距。

中国另一个优势较大的基建项目就是高速公路。

年底,中国高速公路里程达14.3万公里,居世界第一;年底这个数字将接近15万公里,约是美国的1.5倍。中国高速公路已形成密集网状,投入了海量资金。俄巴墨等国修几条高速公路不难,难的是修成网状,缺乏所需的大量资金。

俄罗斯地域辽阔,天寒地冻,沿路人口稀少,修高速公路收益不高,所以一直没有高速公路。近年来,俄罗斯准备修一条公里长的高速公路,连接白俄罗斯和哈萨克斯坦,成为中国到欧洲运输距离最短的高速线路中的关键一段。

巴西号称有20万公里“高速公路”,其实大都是铺了路面的公路而已,按照这个统计方法,中国有约万公里。巴西达到中国高速公路等级的线路没有具体统计数据,但总体来说,巴西公路收费昂贵,路况很差。巴西国土面积跟中国相当,公路系统却相差很大。

根据美国CIAWorldFactbook数据,马来西亚高速公路里程为公里,土耳其为公里,墨西哥为6公里。即便这些国家的人口和国土面积较小,但高速公路里程依然严重不足。

要修建密集的高速铁路网和高速公路网,不仅需要坚定的决心和长远规划,还需要海量的资金投入,而且能承担得起资金回收、财政负担等风险,难度相当大。但如果不进行这样的基础设施建设,又将会影响经济效率及产业发展,从而拖累整体经济运行,这也是俄巴墨等国陷入“中等收入陷阱”的重要原因。

3

中国基建远远甩开俄、巴、墨了?

中国在高速铁路和高速公路方面的建设能力确实强,但在整体基建方面,中国并没有跟俄、巴、墨等国拉开太大差距。

这里我们来看人均水泥产量和人均粗钢产量这两个数据。水泥和粗钢是基建的基础材料,其产量能在一定程度上反映一个国家和地区的基建力度。

年,中国的水泥产量约为22亿吨,占全球55%,人均水泥产量约为1.57吨,总量及人均皆为世界第一。如果去掉中国,世界人均水泥产量为0.29吨。

近几年,俄罗斯水泥年产量约为5万吨左右,人均年产量约0.37吨,是中国的四分之一;巴西是南美洲的水泥生产大国,年和年水泥产量都是约7万吨,人均年产量约0.34吨,跟俄罗斯差不多,但受经济危机影响,巴西年水泥产量已降至5万吨;年土耳其水泥产量为8万吨,人均产量约1吨,算是比较多了,跟中国差距不大;墨西哥水泥产量常年在0万吨左右,人均产量为0.27吨,相对较少;马亚西亚年产水泥万吨左右,人均约为0.5吨。

年中国粗钢产量为9.28亿吨,占全球51%,也超过了一半,人均粗钢产量为0.67吨,如果去掉中国,世界人均粗钢产量为0.14吨。

图为中国与世界粗钢产量

同期俄罗斯粗钢产量为万吨,人均产量0.吨,数据较好;巴西粗钢产量万吨,人均产量0.吨;土耳其粗钢产量万吨,人均产量0.46吨,仍然不错;墨西哥年粗钢产量在万吨左右,人均产量0.15吨,接近巴西;马来西亚年粗钢产量约万吨,人均产量与巴西、墨西哥相当。

从人均钢铁、水泥产量来看,中国相对俄巴墨等国有一些优势,但人均差距并非大到不可想象,土耳其人均钢铁、水泥产量也是世界水平的三、四倍。

因此,中国人均钢铁、水泥产量并没有跟人均GDP1万美元左右的俄巴墨等国拉开太大差距,俄巴墨等国也在进行较大规模的基础设施建设。

怎么样算是拉开太大差距呢?

印度人均钢铁、水泥产量只有中国八分之一到九分之一,城市外观跟中国差别太大。

我们再以地铁(指“地铁交通网络”,包括地面快轨)为例。

截至年6月,中国33个城市有地铁,总长度超公里,上海以公里的长度居于首位。但值得注意的是,作为一个13亿人口的大国,现有地铁长度还远远不够。

俄罗斯莫斯科、圣彼得堡、新西伯利亚、叶卡捷琳堡、喀山、萨马拉、下诺夫哥罗德这7个城市都有地铁。后5个城市只有一两条地铁线路,规模很小。莫斯科年就有地铁了,现有14条线路约公里,之后将扩展到公里;年,圣彼得堡第一条地铁通车,现在5条线路约公里。

俄罗斯地铁总长多公里,约是中国的八分之一。考虑到两国的人口数量,地铁发展水平其实差不多了。

巴西也是7个城市有地铁,分别为圣保罗、里约热内卢、贝洛奥里藏特、巴西利亚、阿雷格里港、累西腓、萨尔瓦多。其中,圣保罗是巴西最大城市,人口约万,地铁线路共6条,总长97公里;里约热内卢地铁有3条线路,总长58公里;巴西利亚地铁总长约41公里。巴西地铁没有俄罗斯那么大规模,历史积累差一些。

墨西哥首都墨西哥城有12条地铁线路,总长公里,在美洲仅次于纽约;第三大城市蒙特雷有2条地铁线,总长32公里。十年前墨西哥的人均地铁长度高于中国,如今早就被中国超过。

土耳其5个城市有地铁,分别为伊斯坦布尔、安卡拉、伊兹梅尔、布尔萨、亚达那。其中,伊斯坦布尔有6条线,总长公里,另外还有3条线路在建;首都安卡拉有5条线,总长64公里。按人均地铁长度来算,土耳其跟中国水平相当,基建也是土耳其的优势产业,不可小觑。

马来西亚只有首都吉隆坡有地铁,主要是建在地面的快速轨道交通系统,约公里。

从人均地铁长度来看,目前中国还没有明显超过俄、巴、墨等国,但是再过五年,中国的人均地铁长度就能跟这些国家拉开较大差距,网状地铁将成为中国大城市的标配。

总体来看,中国基建能力虽是优势,但还有较大发展空间,人均水平还不够好。但中国强在持续发力,再过十年不仅能远远甩开俄、巴、墨等国,估计也能全面接近发达国家水平。

4

人均GDP1万美元的生活是什么样的?

再来说说国民收入及生活水平。

收入

年中国人均可支配收入为元,其中,收入较高的城镇居民为元。也就是说,中国人均月收入为元,城镇居民人均月收入为元。就算按2个工作人口养1个人来算,全国劳动人口人均月收入约0元,城镇劳动人口月收入约元。

这看起来并不算多,很多人也觉得这与人均GDP超1万美元该有的水平似乎存在差距。

出现这种错觉是因为,中国拥有全球规模最大、最具成长性的中等收入群体,据测算,年中国三口之家年收入在10万元-50万元之间的有1.4亿个家庭,大约4亿人,有购车、购房、闲暇旅游的能力,这个群体还在不断增加。此外,中国很多人收入变动较大,增收速度快,统计起来代表性不足。

俄、巴、墨等国的居民在收入方面是什么状况呢?

年俄罗斯官方公布的数据显示,俄劳动人口平均月收入为卢布(按近期汇率折合人民币约4元);南美侨报网的一项调查显示,年巴西人均月收入为巴西雷亚尔(按近期汇率折合人民币约元);年,墨西哥人均月收入约为元人民币,贫富分化很大,很多穷人甚至靠贩毒集团提供的福利生活;土耳其人均月收入相对较高,近几年在四五千人民币的水平,但土耳其女性就业率低,所以家庭收入不高;马来西亚劳动人口平均月收入也在元人民币左右的水平,但女性同样就业率低,主要是男性负担家庭。

总体来看,在人均收入方面,中国与俄、巴、墨等国差别并不大。各国也都有一些社会保障体系,大幅减小了低收入人群的负担,比如中国的医疗保险覆盖率从4年的不足10%提升到近年来的98%。

住房

年,中国城镇人均住房建筑面积达39平方米,农村为47.3平方米。这在世界上算是较高水平,欧洲人均住房面积约为30平方米;美国为70平方米,世界最高;日本约为20平方米。

俄罗斯人均国土面积很大,人均住房面积为25平方米,是苏联刚解体时的2倍。苏联的“赫鲁晓夫楼”规模极其宏大,建楼速度快,一举让四分之一的国民住进新居,但这种筒子楼单个面积并不大,各家还共用厨房。

苏联解体后,俄罗斯开始拆掉这种旧楼,改建更现代的套房。近年来,俄罗斯建筑投资占总投资额一半以上。总体来说,俄罗斯住房相对不错,俄罗斯不少城市居民还有郊外的渡假小木屋,但这类不能算住房。

图为苏联时期典型的“赫鲁晓夫楼”,中国也比较常见

巴西的住房问题要严重多了,最突出的是贫民窟问题,巴西最大城市圣保罗有1多个贫民窟,居住了多万人;墨西哥城也有世界著名的贫民窟,城东的曲达德内扎贫民窟有万人,规模居世界第二;马来西亚有建在海上的贫民窟。

图为里约热内卢贫民窟

相比而言,土耳其人均住房面积为28平方米,贫民窟问题要小得多。

中国没有贫民窟的问题,中国的住房问题主要是一些城市房价较高,跟俄巴墨等国相比显然不在一个层面。

而且中国房地产问题也有退路,一线城市的房子买不起,可以退去二三四线城市,这样问题就小得多。很多打工者在一二线城市赚钱,根本不指望在这里买房安家,而是选择家乡的县城。

年中国商品房销售面积为17亿平方米,每年人均房产面积能增加1平方米,居住条件会越来越好,由此带动的人均GDP增长也还有很大发展空间。

食品

在食品消费方面,中国跟俄巴墨等国差距不大,在发展中国家中都处于相对较好的水平,即便跟一些发达国家相比,也并没有拉开太多差距。

比如肉类消费,中国肉类产量早在年就处于相当高的水平,以后每年肉类消费都超过万吨,人均肉类消费在60公斤左右,但总体趋势逐渐放缓,很大程度上是国民出于健康需要,对肉类需求有所减少。

图为-年中国肉类产量

因为饮食结构的差异,俄罗斯和巴西的肉类消费比中国高,人均七八十公斤左右,算是世界上肉类消费较高的国家;墨西哥人均肉类消费跟中国差不多,都是世界人均水平的2倍左右;土耳其和马来西亚的肉类消费约为中国一半。

一般来讲,人均GDP超1万美元,食品消费不会有太大问题,在国土面积足够的条件下,做到食品充足供应并不难。

汽车

从“千人汽车拥有量”这个数据看,马来西亚是辆,俄罗斯为辆,巴西为辆,墨西哥为辆,土耳其为辆,都高于中国的辆。

这是因为,在相当长一段时间里,俄、巴、墨等国的人均GDP比中国高不少,6年中国人均GDP才突破美元,汽车消费开始爆发。而俄、巴、墨等国人均GDP超过美元比中国早了20年左右,较早开始了汽车消费,在汽车保有量方面有一定积累。

中国的优势在于汽车消费增长速度快,每年“万人汽车销量”稳定在辆左右,若不计报废,相当于每年“千人汽车拥有量”增加20辆;马来西亚人喜欢买车,“万人汽车销量”约为辆,只比中国低一点;俄罗斯、巴西“万人汽车销量”约为辆,墨西哥、土耳其约为辆。

所以,中国“千人汽车拥有量”也会慢慢接近俄、巴、墨等国,但不会拉开太大差距,中国人口多集中居住,高效的公共交通既便捷,又能节能减排,完全没必要拥有太多私家车。

综上来看,在国民收入及生活水平方面,中国跟俄、巴、墨等国基本算是同等水平,在发展中国家中都算较好的,同一些发达国家比差距也不大。

5

产业才是中国最大的不同!

中国跟俄、巴、墨等国最大的不同是在产业发展上。

俄罗斯、巴西属于资源大国,跟一些国家的主要贸易模式就是出口资源及农产品。以巴西对中国出口为例,中国连续十年成为巴西最大贸易伙伴,年巴西对华(含港澳)出口亿美元,同比增长32%,植物产品(大豆为主)和矿产品(铁矿石为主)两大类就占了出口总量的83.5%。

图为年巴西对中国出口主要商品构成

年,巴西从中国进口亿美元,占总进口额的19%,但从中国进口的主要是制造业产品,产业层级区别非常明显。巴西曾对此非常忧虑,认为制造业受中国商品影响太大,于是采取了一些措施,比如引入富士康在巴西本地制造iPad。但由于种种原因,巴西最终还是走了“资源经济”路线,富士康巴西工厂也关门了。

图为年巴西从中国进口主要商品构成

俄、巴、墨等国的世界强企业数量显著少于中国和一些发达国家。以下数据来自年《财富》世界强榜单。

俄罗斯有4家企业上榜,分别为俄罗斯天然气、卢克石油、俄罗斯石油、俄罗斯联邦储蓄银行;

巴西有8家企业上榜,分别为巴西国家石油、伊塔乌联合银行控股、JBS公司(全球最大肉类加工公司)、布拉德斯科银行、巴西银行、联邦储蓄银行、淡水河谷铁矿、Ultrapar控股(民营石化企业);

墨西哥有3家企业上榜,分别为墨西哥石油、美洲电信、墨西哥国家电力;

土尔其就只有KOC集团这1家企业上榜,是欧洲家电制造业巨头;

马来西亚也只有马来西亚国家石油1家企业上榜。

可以看出,俄巴墨等国的强大企业主要有两类:一类是石油、天然气、铁矿石等资源企业;另一类是银行、电力、电信等企业。这两类之外,比较特殊的也就是巴西从事肉类加工的JBS公司,以及土耳其的家电制造业巨头KOC集团。

遥想10年前的9年,中国(含港台)只有43家全球强企业,去掉港台公司后也就只有以下企业:

中石化、中石油、国家电网、工行、中移动、鸿海精密、建行、中国人寿、中行、农行、中化集团、南方电网、宝钢、中国中铁、中国铁建、中国电信、国泰金融、中国建筑、中油、中海油、中国远洋、五矿集团、中粮、中交、上汽、中钢、河北钢铁、中冶、一汽、中信、联通、华能、中航工业、南方工业集团、沙钢、交行、中国铝业。

可以看出,9年中国在全球强中的企业类型也大致属于上述两类,除了数量上的优势外,其实没比俄巴墨等国强太多。

但到了年,中国(含港台)有家世界强企业,历史上首次超过美国(家)。去掉港台企业及银行、保险、电力、电信、煤炭、石化、房地产企业后,中国年全球强企业还有以下企业:

中国建筑、鸿海精密(富士康)、上海汽车、中国中铁、中国铁建、华为、东风汽车、一汽集团、中交建、太平洋建设、正威国际、北京汽车、京东、中兵集团、宝钢武钢集团、中航工业、中国医药、阿里巴巴、广汽集团、中国建材、联想、河钢、吉利、腾讯、中船重工、物产中大集团、机械工业集团、中国铝业、魏桥集团、雪松控股、美的、航天科工、航天科技、苏宁、沙钢、中车、青山控股、中兵装备、电子科技集团、电子信息产业集团、鞍钢、首钢、格力、新疆广汇、海尔、小米、中国通用技术。

可以看出,中国大企业类别比较丰富,除去资源、金融、电力、电信、媒炭、石化、房地产等企业后,还有40多家全球强企业。如果再去掉钢铁、有色金属、建筑、基建企业,也还有约30家企业。

总体来说,中国全球强企业比10年前类别要丰富得多,其中,IT类企业中的华为、阿里巴巴、腾讯、小米、联想、京东,在新经济领域直接能跟美国展开竞争,这在发达国家中都是很少见的。

中国企业多元化的全球竞争力,明显比俄巴墨等国强得多。俄巴墨等国的企业主要依赖自然资源及国内市场发展,在人均GDP达到1万美元后,就会变得竞争力不足。而中国则不同,产业逐渐多样,企业竞争力不断提升,给了我们更多期待。

6

总结:突破1万美元后,中国向何处去?

世界银行的数据显示,年世界人均GDP为1.13万美元。这主要被一些发达国家拉高了,人均GDP达到1万美元已经算是较高的发展水平。

中国人口约占世界人口的18.4%,中国人均GDP达到1万美元后,跟人口较多的俄、巴、墨等国处于同一水平,一下子就追上了约6亿人!那么,人均GDP显著高于中国的还有多少呢?

人均GDP在1.2到2万美元之间,人口又超过万的国家只有4个,分别为约万人的波兰,约万人的阿根廷,约万人的匈牙利以及约万人的智利。4国总人口约1.1亿,再加上一些人均GDP在1.2到2万美元之间,人口只有几百万的小国,大约有1.3亿发展中国家人口的人均GDP超过中国。

而人均GDP在2万美元以上,显著高于中国的国家和地区,人口大约9.7亿,占世界人口的12.6%。

这样看来,人均GDP高于中国的国家和地区,大约只有11亿人,约占世界人口的14.4%。

可以说,中国人均GDP超过1万美元时,在世界近76亿人口中,只有11亿算是人均GDP比中国强,6亿跟中国差不多,45亿发展水平低于中国,其实中国就已基本完成了发展中国家阶段的发展任务,前面大部分都是发达国家了。

与发展水平较为接近的俄、巴、墨等国相比,中国在整体基础设施建设、居民收入及生活水平等方面没有很明显的优势,因为人均GDP达到1万美元的国家在这些方面都不会太差。

但是从国家能力来看,中国的高速铁路、高速公路网络建设能力,是相关国家所不及的。此外,中国的产业发展前景也远强于这些国家。

这就是中国为何有充分信心向更高目标发展的原因所在。



转载请注明:http://www.abuoumao.com/hyfz/3068.html

网站简介| 发布优势| 服务条款| 隐私保护| 广告合作| 网站地图| 版权申明

当前时间: 冀ICP备19029570号-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