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0年下半年,中国资本市场会不会好
自疫情引发全球金融海啸以来,我们见证了太多的历史性时刻。当真金白银幻化为飘渺的数字和跳动的折线,当我们一次次为资本市场的「奇观」高呼「活久见」的同时,我们也不得不在「恐惧」和「贪婪」间选择理性,重新审视这个一切有待改写的更迭中的世界。
这也是我们自疫情以来不断分享内部思考的一个原因。接下来,我们想跟大家探讨的一个话题是——年下半年,中国资本市场会不会好?
我们将用两篇文章来展开论述。上篇讲疫情以来全球资本市场的变化以及新格局下中国的机会;下篇聚焦中国资本市场本身,我们将回顾-中国资本市场的三次改革,并探讨谁将从创业板注册制中受益。
进入正文前,先分享结论:
三月以来,我们见证了全球资产齐跌美元独涨、零利率时代的到来,这一系列特殊经济现象会带来一个必然结果,就是资产重配。这轮资产重配很有可能会改变原来的配置格局,不管是在资产类型、区域领域,还是在国家上。参考资产配置的经典原则(安全性增长性),资产的重配过程也是钱基于安全性和增长性直接做判断的过程。那些对疫情控制有效,且经济增长恢复较好的地方,会先获得这些钱的青睐。按照目前的答卷情况来看,中国是最被看好的种子选手之一。中国的资本市场如果在年内受益于资产重配而开始产生赚钱效应,将于年底前带动一级市场开始变热。
希望能带来新的思考角度,欢迎在文末与我们交流互动。
/01/
资产齐跌美元独涨、零利率时代会带来什么?
▍两大特殊经济现象:「股债油金」齐跌美元独涨、零利率时代
在疫情爆发的这几个月,我们见证了两大特殊的经济现象。
首先是3月以来出现的资产齐跌、美元独涨。
股:3月12日开始,从澳大利亚、日本、韩国等亚太地区的国家,到德国、法国等欧洲国家,股市几乎全线下跌。3月12日以来,已有11国股市因暴跌熔断。而美国更是在3月出现了四次熔断。
债:2月中旬以来,在避险资金推动下,美国10年期国债价格持续上涨,收益率持续走低,并于3月9日创下0.%的历史最低水平。类似的,英、法、德等国的10年期国债收益率亦均下行至阶段性低位。不过,美东时间3月17日,基准10年期美债收益率涨至1.%,随后的3月18日到3月26日,其收益率都维持在0.7%以上。自3月17日以来的收益率上扬,意味着被抛售。
金:金价则是上演了「大涨大跌」的过山车式行情。Wind数据显示,国际金价尽管在3月9日盘中一度突破美元/盎司的关口,创下自年12月以来的新高,但此后迅速下跌,3月12日晚间一度下跌至.8美元/盎司。
油:油价更是见证历史。美东时间4月20日,美国WTI五月原油期货合约的最后交易时段价格最低暴跌至每桶-40.32美元,下跌%。最终,WTI五月合约结算价是-37.63美元。这也是自年纽约WTI石油期货市场开盘37年来首次以负价格交割原油期货的历史性时刻。
可以说,三月以来,我们见证了包括「股债油金」等风险资产和避险资产的集体「跳水」。但唯一的例外是美元。
据中国证券报的报道,3月19日亚太交易时段,澳元兑美元一度跌至0.,创年10月以来新低;英镑兑美元一度跌破1.15,创年3月以来新低。新兴市场货币方面,俄罗斯卢布、印度卢比、南非兰特、墨西哥比索纷纷刷新纪录低点。即便是瑞郎、日元,也跌至几周来低点。3月19日,人民币对美元中间价为7.元,创逾4个月新低。非美货币遭遇系统性打击。
为什么会出现这种情况?
一个重要原因是,出于疫情之下的恐慌与人们对经济「陷入衰退」的担忧,为了避险,民众纷纷选择抛售资产换回现金。而美元作为世界货币,需求量激增,升值合情合理。
第二个值得一提的现象是零利率时代的再次到来。
美国联邦储备委员会在3月15日突然大幅降息,将联邦储备基金率降至0-0.25%区间。声明称,在确认美国经济经受住近期事件考验,并朝实现最大就业和价格稳定目标方向前进之前,基准利率将维持在当前水平。为应对金融危机,美联储曾在年12月曾将基准利率降至0-0.25%区间,直到年12月才开始加息。
疫情爆发后,英国央行也已连续降息,将基准利率从0.75%调降至0.1%。相比之下,欧洲则在年9月就已经进入「负利率」时代,欧元区存款利率下调至了-0.5%。和同样维持着负基准利率的日本一样降无可降。
零利率与负利率也意味着众多央行的利率刺激工具(包括降息和收益率曲线指导)将面临(已)失效。
▍这一背景下,为什么资产重配会成为必然?
这两个现象会带来什么结果?
首先,人们因为恐慌,将持有的资产都换成了现金,但是这些现金不会被堆在床底,而大概率是会存在银行。
据美国联邦存款保险公司(FederalDepositInsuranceCorp.)的数据,美国企业与个人第一季度向美国银行业存入了创纪录的近一万亿美元存款,这笔新增存款几乎是此前整个美国银行业季度新增纪录的两倍。有数据显示,这1万亿美元的存款中有很大一部分在3月的其中两周流入了银行。
中国的情况类似。年第一季度,GDP负增长6.8%,第一季度人民币存款增加8.07万亿,其中住户存款增加6.47万亿,非金融企业存款增加1.86万亿。
商业银行被惊慌失措的个人和企业视为避风港。从历史上看,这也是难得一遇的机会,如此巨量的流动性,从资产回撤到现金。
但是问题来了。目前除了中国,绝大部分大国或者发达国家银行的存款利率要么接近零,要么为负,这意味着就算撇开CPI(消费者价格指数),放在银行的钱,基本上只有贬值这一条路。
对个人及企业来说,困局在于,假定我先前持有了很多资产,因为疫情带来的不确定性,我卖掉了绝大部分,持有了现金,但持有现金不仅不能赚钱,反而会亏钱,所以我大概率会重新去做投资,让现金重回资产配置的轨道,以谋求至少保值。
因此,资产重配几乎是一件必然会出现的大规模现象。而巨量的现金在几乎同一时间重新进入资产配置轨道,所产生的财富大规模转移,必定会对经济和市场产生巨大影响。这轮资产重配很有可能会改变原来的配置格局,不管是在资产类型、区域领域,还是在国家上。
对于资产重配后的新格局,大家可能各有看法。现实的答案或许还需要三四个月、半年或者一年就会显现。不过,我们现在已经能看到一些相对显性的趋势。
/02/
钱的流向,中国是重要选项之一
▍金融市场近期的现象:一致看好中国
4月初,第十二届全国人大财经委副主任委员黄奇帆发文《全球的钱涌向中国是大概率事件百年不遇》,引发了广泛的探讨。
他的一个重要观点是,各国政府为了挽救本国经济,都在纷纷释放各种资源,不断向市场注入流动性,当大量资金进入全球市场后,能够接纳这部分资金并满足回报需要的市场并不多,中国市场目前疫情控制得最好,也是投资风险最小的地方,所以全球流动性涌向中国市场也是未来一段时间的大概率事件。
不只是黄奇帆,最近大家应该也注意到了两位国际金融大佬:一位屡屡为中国叫好,一位则在中国频繁露面。对,说的就是桥水基金创始人瑞·达里奥和黑石集团联合创始人史蒂夫·施瓦茨曼(中文名苏世民)。他们一个是全球最大对冲基金的掌门,一个是全球PE巨头的当家。他们纷纷选择在近期增加对中国市场的
转载请注明:http://www.abuoumao.com/hyfz/3290.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