苏联解体后,600万倒爷涌向土耳其
苏联解体之后,国内政局动荡,经济恶化,陷入了高通胀、高失业、负增长的恶性循环之中。
高通胀:仅年10月~年9月的一年时间内,通货膨胀率就高达%;卢布三次突然大幅贬值,无数中产家庭陷入贫困甚至赤贫。
高失业:65%的国企倒闭;万军工从业人员下岗;围绕某一家大型企业或产业兴起的城市,甚至陷入全城瘫痪的境地。平均两个成年劳动人口,就有一个失业。上班的人,工资经常被拖欠几个月甚至一年以上,或只能用工厂产品顶替工资。
负增长:GDP从年的5,亿美元,降到年的1,亿美元,下降了62%。
医疗保健、退休金等社会保障体系崩溃,近5,万人生活在贫困线以下。
无数遭遇困境的人们,开始走出国门,做倒爷,倒卖国内短缺的廉价商品。
边境地区居民当然最方便。西部地区居民前往波兰、德国、捷克斯洛伐克,并进一步走遍整个欧洲。列宁格勒州居民去芬兰。远东居民则前往中国。
不过,真正的“倒爷圣地”,非土耳其莫属。
二十世纪九十年代的土耳其商品,一是质量非常高,纺织品和鞋子可以使用很多年;二是价格便宜,而且倒卖距离短,路费少。
无数倒爷涌向土耳其,能带多少带多少,没有人考虑超重问题,而且当时航空公司的规则也没有那么严格。行李舱都装不下,机舱过道会都被行李堵住。机组人员对这种情况持理解态度,有人甚至自己也“倒货”。
有些人开始组织这种“土耳其旅行”,即所谓“购物游”。出行方式有飞机、轮渡或跨境大巴。倒爷的组成也五花八门,其中不乏火箭专家、电子工程师、国企管理人员和演员的身影。
不过,倒爷职业完全没有想象中那么浪漫。首先要筹到出行和买货的钱,通常是跟熟人借。然后大包小包地拖回来一堆货,无论什么天气,都要在露天市场卖出去。利润则可能会微乎其微。
90年代出境只允许携带不超过美元的外币。所以,倒爷们往外带能在国外销售的东西(苏联照相机、首饰和酒),用赚到的钱购买外国商品。
“许多人往土耳其带苏联礼帽,每顶七卢布,土耳其人用一双鞋能换两顶礼帽,一双鞋当时在(莫斯科)卢日尼基市场可以卖到2,卢布”,前倒爷安德烈回忆说,“过海关时把七顶礼帽一顶摞一顶地戴在头上,大衣一件套一件地穿在身上。海关工作人员很恼火,但你可以跟他说:我冷啊。他就没什么办法了”。还有人全家出动,这样可以带出更多外币。
之后,新的海关规则出台,航空公司开始限制行李重量,各城市对露天市场进行打击和拆除。年经济危机导致卢布突然跳水,无数背负美元债务的倒爷破产,这种全民倒货的热潮才一下子降温了
据估计,二十世纪90年代中期,来自倒爷的土耳其商品,占全国进口总量的四分之一以上。前往土耳其的倒爷近万。
△倒爷纪念雕塑
与此同时,与倒爷一起前往土耳其的,还有十万以上的年轻女性,她们并不是去倒货,而是去寻找新的工作机会。
联合国犯罪问题办公室2年发布报告称,前苏联地区已成为性产业中最大的妇女出口地。而在土耳其,性产业是合法的,登记制度也没有严格执行。因此,土耳其成为前苏联地区妇女从事性产业的首选目的国之一。
苏联解体后,女性遭受的经济后果比男性更为严重。女性失业率更高,找工作更难。而且,许多过去条件优越的女性,更羞于从事倒爷一类的工作。
一些犯罪组织,趁此机会,纷纷在报纸打出广告,招揽18-23岁的姑娘到海外工作,声称包吃住和路费,月薪1,美元不等。
在当时前苏联地区,一般人的月薪在30~50美元左右。因此,并非每个人都能经得住这种诱惑。
其实,由于前苏联地区和其它国家缺乏相关工作签证制度安排,她们很难在国外找到合法工作。
在许多情况下,这些女性到达土耳其后,她们的身份文件会被犯罪组织没收,然后被逼迫从事性产业,与外界失去联系。
人们通常认为,这些女性都是一些懒惰、贪图金钱的人。事实可能与之相反,据调查,她们中的90%在出国之前,并不知道会被逼迫从事性产业。
另一个让人意外的是,这些前苏联地区的女性,大都受过良好的教育。
在90年代,这种犯罪活动极为猖獗,至少有十万前苏联地区妇女被贩运到土耳其。
一个原因是有暴利可图。一个犯罪头目说:“收入令人难以置信,成本很低,可以赚钱很久。“
另一个原因是前苏联地区的法律漏洞很大,虽然有保护儿童的规定,但是没有特别的法律保护18岁以上的妇女不被贩卖。
面对这种情况,四十多个妇女保护组织和媒体站了出来。他们一方面呼吁立法保护妇女权益,惩治犯罪分子。另一方面则前往土耳其等地,组织解救工作,将许多女性从火坑里救了出来。
转载请注明:http://www.abuoumao.com/hyfz/4714.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