俄乌冲突与全球去美元化

俄乌冲突爆发以来,美国利用其全球霸主和美元世界货币的地位,联合西方阵营对俄罗斯发起了一系列经济和金融制裁,先是冻结了俄罗斯在西方国家的所有外汇资产,紧接着又将俄罗斯踢出了SWIFT系统,企图从经济上彻底击垮俄罗斯。

在欧美强大的经济制裁下,卢布出现了直线下跌,外汇储备急剧减少,俄罗斯经济面临崩溃的边缘,但随着俄罗斯采取了卢布结算令的反制措施后,情况发生了逆转,卢布汇率出现了V形大反转,最终,西方国家不得不接受以卢布结算的方式继续进口俄罗斯能源,因为,事实已经证明,目前西方国家根本无法摆脱对俄罗斯能源的依赖。

不得不说,俄罗斯实施的卢布结算令这一反制措施,赢得十分漂亮,相当于掐住了欧洲国家的脖子,对于欧洲各国的反击立马奏效,俄罗斯发布卢布结算令后,卢布兑美元的汇率一路走高,很快便收复了全部失地。

从全球金融市场来看,在俄罗斯与西方制裁与反制裁的持续冲击下,不仅导致世界金融秩序遭受重创,也成为推动国际货币体系发生深刻变革的催化剂,欧美国家的制裁行为受到反噬,美元的霸主地位因此而动摇。

美国对俄罗斯的制裁让美元的使用受到限制,其所带来的不利影响体现在两个方面,一是对于俄罗斯小麦和能源的主要进口国来说,寻找替代方案和建立替代供应链需要时间和资本,因此这些国家大多选择通过不同机制规避西方对俄制裁,包括采取易货贸易方式或使用本国货币进行交易。

这就使得西方对俄罗斯的制裁将会造成全球金融体系更加“碎片化”,一些国家正在就以何种方式与俄罗斯进行贸易结算进行谈判,试图摆脱美元寻求以其他货币进行结算。

二是制裁使得美元的安全性受到质疑。西方国家采取一致行动,冻结俄罗斯数千亿美元外汇储备的行为,从根本上动摇了美元在全球资本市场中的信任关系,促使世界各国更加重视外汇储备的安全性并考虑避险选项。

数据显示,发展中国家78%的国际储备为外汇资产。这些储备长期以来被看作是十分“保险的储蓄”,然而,俄乌冲突却使它们意识到,这些外汇储备随时有可能会被“没收”,因为任何国家都有可能成为美国制裁的目标,所以它们在将资产留在美国之前,会三思而后行。

哈佛大学经济学教授罗格夫指出,自俄乌冲突持续一个多月以来,美国对俄罗斯几家银行关闭SWFT服务或冻结俄央行储备的举动,可能会加剧国际金融体系间的共同行动以与美元竞争。

美元可能会在20年内终结其主导地位,并促使全球央行开发美元替代品的举措,现在一些国家已经允许本国央行在回避美元的同时,以本国货币进行交易。

此外,IMF、高盛、摩根士丹利和美国的一些经济学家表示,美国对俄罗斯的金融制裁可能会削弱美元在全球的主导地位,这只会创造对单独国际支付系统的需求,加速去美元化的进程,这也意味着以美元为主导的国际金融体系可能将会更加碎片化,全球去美元化的蝴蝶效应将会愈演愈烈,而这一次的去美元化行动将会由技术驱动。

印度正在设计一种机制以绕开美元来结算与俄罗斯的贸易,白俄罗斯和土耳其也均表示与俄罗斯的能源交易可以使用非美元货币,甚至使用黄金来结算。另外,俄罗斯和伊朗正在开发SWIFT替代方案,将俄罗斯的Mir支付系统和伊朗队Sepam连接起来。

最新数据显示,目前已经至少有41个国家分别用自己的方式公开了去美元中心化的进程。

正如《货币战争》一书的作者经济学家詹姆斯·瑞卡兹所指出,美国把美元当作限制他国经贸的工具,只会创造对单独国际支付系统的需求,随之美元的价值和使用量就自然会出现下降。一旦美元只是另一种货币,那么目前整个美国经济得以运转的秘诀就结束了。

而去美元化发展的最终结果将导致通过本币或黄金、石油等战略资源支持的数字货币会慢慢处于全球央行货币体系的中心,并将于美元并行,这充分说明,此次去美元化的进程将由具备去中心化功能的区块链技术驱动。

事实上,近些年来美元的地位已经开始出现下滑,俄乌冲突则进一步加快了这一进程。国际货币基金组织的数据显示,年4季度,美元在全球央行国际储备中的份额降至58.81,创26年以来新低。

近期,以色列首次将加元、澳元、日元和人民币纳入其外汇储备,同时减持了美元和欧元。巴西截止今年3月底的外汇储备显示,美元在外汇储备中的占比已从86.03%降至80.34%,欧元占比从7.85%降至5.04%,而人民币占比则从1.21%上升为4.99%,成为第三大外汇资产。

不久前,日本媒体发布了一篇文章,其中提到,俄罗斯在乌克兰危机中所面临的经济问题,或将成为中国接下来要面临的问题,也就是说,既然美国能够强行冻结俄罗斯外汇,那么将来与中国发生冲突时,它同样也会这样做。所以,我国也要提前做好防范措施,进一步加快人民币国际化的进程。

综合以上分析,许多人都会得出美元不久将会失去霸主地位的结论,对此观点,笔者不敢苟同,原因如下:

1、此次美国制裁俄罗斯所引发的货币危机,以及欧洲国家能够接受卢布结算令的原因,主要建立在欧洲各国对俄罗斯的能源需求之上的,如果欧洲国家能够摆脱对俄依赖,它们是绝对不会接受卢布结算令的。

2、俄罗斯虽然是一个大国,但从经济实力来看,GDP还不如我国广东省,卢布在世界流通使用范围十分有限,根本没有建立起自己的货币圈,以俄罗斯目前的经济规模,出口结构的单一状况,其经济实力不可能威胁到美元地位。

3、虽然俄乌冲突导致全球货币体系受到严重冲击,欧元兑美元的汇率也在持续下降,但是,通过强化俄罗斯安全威胁这一共同认知,欧洲国家更加紧密地团结在了美国周围,再加上美国加息带来的美元走强,美元的地位反而得到了加强。

数据显示,截止今年3月,美元在国际支付中所占比例上升为41.07%,而作为美元最有力竞争对手的欧元则下降为35.36%,创下了欧元10年来的最低水平,美元与欧元在国际支付中的差距也从之前的不到3%,扩大到5.7%。

结语

尽管俄乌冲突短期内会对以美元结算的国际货币体系造成一定的冲击,但是,我们必须清醒地认识到,在未来的几十年内,还没有任何一种货币可以取代美元而作为世界货币的地位。

由此可见,我们所期待的“去美元化”以及人民币取代美元的目标,短期内不可能实现,它将是一个十分漫长的历史进程。



转载请注明:http://www.abuoumao.com/hyfz/7910.html

  • 上一篇文章:
  • 下一篇文章: 没有了
  • 网站简介| 发布优势| 服务条款| 隐私保护| 广告合作| 网站地图| 版权申明

    当前时间: 冀ICP备19029570号-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