河南70多家本土啤酒厂的热闹与没落

作为中国第二大啤酒消费大省,河南人每个夏天至少喝掉万吨以上的啤酒,仅次于山东。年代开始,河南各地市都纷纷上马了啤酒厂,高峰时期达到70多家。年开始的啤酒大战中,华润雪花、青啤、百威英博、燕京等啤酒巨头纷纷登陆河南。被并购或挤垮的本土啤酒品牌越来越多,悦泉啤酒、维雪啤酒、鸡公山、月山、奥克、蓝牌等本土品牌先后停产。你有没有想过,这些曾经塞满过河南人盛夏记忆的本土啤酒,这些值得我们缅怀青春的品牌,为啥会消亡?

对河南啤酒没落做个梳理,不外乎几个原因:品牌杂散乱、产品同质化。再加上从上世纪90年代末开始的价格战,以及趁虚而入的巨头品牌。中原啤酒市场也就基本不属于本土企业了。同时,当年轻人开始嫌弃工业啤酒,转而投向了追求小众和精酿的怀抱,河南70多家啤酒厂只剩下金星也就不足为怪了。

年夏天,在马坡撸烧烤的少老爷们儿突然发现,不管是在夜市摊,还是大超市、小卖铺,再也买不到那瓶江湖人称“夺命11°”的洛阳宫了。

这个曾经霸占了洛阳几代人记忆的品牌,在年被业界大咖百威英博收购,却因口味改变,销量下滑。年建设的厂子,生命最终定格在了47岁。然而,这只是河南啤酒的一个缩影。年3月,百威英博宣布关闭航空啤酒停产,这意味着,新乡人的情怀再也无处安放。虽然近几年市场中再次出现航空啤酒,但早已不是新乡人熟悉的味道。

年1月,南阳人的心头好天冠啤酒被一家房地产集团收购。长江路上啤酒厂原址,如今已经是成熟的商业小区了。

年7月,华润雪花全资收购河南商丘蓝牌啤酒公司。而在此之前半年,它已经全资吞掉了奥克郑州、漯河、安阳三家工厂。

同年,开封中院受理了汴京啤酒的破产申请,年,破产财产被拍卖。汴京啤酒诞生于年,是河南第一个啤酒品牌,曾被誉为“豫啤之冠”。

年,华润雪花收购驻马店悦泉啤酒有限公司。然而资产交接后没多久,悦泉啤酒就停止生产了,悦泉的生产车间也改成了华润雪花。接下来,月山、维雪等啤酒企业都被大型啤酒企业以惊人的速度完成了收购。河南啤酒最壮大的时候,远远不止上述几家。根据统计资料,年河南省共有啤酒生产企业31家,年产量在万吨左右。更早一点的八十年代中后期,厂子更是多达70余家,几乎每个县都有自己的品牌。

中国人酿酒的历史很长,但啤酒在中国扎根的时间并不长。八国联军侵华那年、俄国人在哈尔滨建起了乌卢布列夫斯基啤酒厂,也就是今天哈啤的前身。3年后,英国人和德国人在青岛合营创办了青岛啤酒的前身——英德啤酒公司。此后,生活在中国各地的西方资本家纷纷效仿,在北京、广州、上海等地建立啤酒厂。

年,侨居俄国的爱国商人郝升堂与同乡好友张廷阁一起,在实业救国的感化下,合资创办了啤酒公司。为体现双人合资,财源茂盛,取名为双合盛,是中国民族资本投资创办的第一家啤酒企业。这是后来的五星啤酒。此后,中国的啤酒文化从此热闹起来。上个世纪80年代,伴随着改革开放的春风,国家在年实施“啤酒专项工程”。地方自筹26亿,中国建设银行出资8亿,再加上国家用来购买先进流水线的0万美金,中国正式叩开“国产”啤酒的大门。一时之间,创办啤酒厂风靡全国,短短几年间,地方啤酒品牌的数量就多达家,“一城一啤”的盛况蔚为壮观。啤酒产量也在瞬间翻番,如年,全国啤酒产量为万吨,到年,啤酒产量就达到.4万吨。年,啤酒产量又翻了一番,达到万吨。年之前,产量一度突破万吨。年,我国啤酒产量超越德国,在此后8年里也一直稳居世界第二位。2年,中国啤酒总产量达.83万吨,正式超越美国,跃居世界第一。短短十年,中国啤酒厂家增长9倍,产量增长17.6倍,,成为名符其实的啤酒大国。彼时,全国各城甚至各县都有自己的啤酒厂,夏日里喝一瓶冰镇啤酒成为老百姓休闲娱乐的时尚之举。伴随产量增长的,必然还有“大鱼吃小鱼、小鱼吃虾米”的资本并购故事。青岛啤酒博物馆这期间,青岛、燕京等老牌大厂主动出击,做大做强;但更多的地方啤酒小厂被收购吞并,消失在人们的视野之中。

转载请注明:http://www.abuoumao.com/hyfz/8082.html

  • 上一篇文章:
  • 下一篇文章:
  • 网站简介| 发布优势| 服务条款| 隐私保护| 广告合作| 网站地图| 版权申明

    当前时间: 冀ICP备19029570号-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