黄埔军校成立始末孙中山寻枪,国共合作建军
孙中山又一次败了,三十余年的革命生涯,屡战屡败,总是从一个失败走向另一个失败。但这一次失败对他的打击非常大,孩子没了,自己被驱逐,军队被打残,革命根基地没了,辛苦积攒的家底瞬间消失。
孙中山墨宝
三民主义著作
经由香港回到上海后,孙中山开始思考革命的新出路,陈炯明的叛变说明通过一个军阀打倒另一个军阀的道路走不通,但新的出路在哪里,他自己也不知道。多年来他一直寻求列强的帮助,辛亥革命爆发后,身在美国的孙中山第一时间找到美国政府,希望得到帮助,然后是到英国、法国等国,但无一例外地被拒绝,在列强的眼里,他和革命党实在是太弱了,不值得压一个赌注。回到国内,孙中山宣布承认与列强签订的一切不平等条约,同样是为了争取列强的支持,但没能得到回应。到了第一次北伐时期,作为直系背后的靠山,英美不可能支持直系的敌人。
俄国“十月革命”后,孙中山派人去俄国,希望与苏俄取得联系,获得这个依靠革命建立起来的新生政权的帮助和指导。但是革命是革命,利益是利益,苏俄依旧认为孙中山太弱小,没有答应。
到了年年底,事情出现了转机,参加完中共“一大”的马林受共产国际的委托,与孙中山取得了联系,双方相谈甚欢,给彼此留下了良好的印象。马林在给共产国际的报告中给了孙中山较高的肯定,最后提了两条建议,一、支持孙中山和国民党;二、弱小的中国共产党加入国民党。
马林的报告发出后,一直没有得到共产国际的答复。焦急的孙中山只好另想办法,在友人的建议下与苏俄代表越飞取得联系。越飞来中国的目的是与北洋政府建交。为了打破苏俄被世界孤立的外交局面,苏俄准备了一份大礼给中国,那就是放弃俄国在华特权、租界、和庚子赔款剩余部分。北洋政府也不傻,趁机要求苏俄将外蒙古还给中国,苏俄对此坚决反对。双方谁也不想让步,一时间僵持不下。
马林
越飞
孙中山越飞宣言
就在越飞失望要放弃的时候,孙中山的代表找上门。对于孙中山的邀请,越飞比较迟疑,但是孙的代表强调只是谈谈,绝不涉及正式政治问题。恰巧,马林也回来了。于是他们于上海与孙中山相见。在这次会谈中,越飞和马林详细介绍了苏俄革命经验,如何发动群众,如何建立一支革命军队,如何建立专政政权等等。这些话让孙中山茅塞顿开,下定决心以苏俄为师,建立属于自己的武装、暴力夺权政权。
说要合作,可拿什么合作呢,总得有个立足之地吧。孙中山在与汪精卫、蒋介石等人商议后,决定讨伐陈炯明,夺回广东,然后与苏俄合作。
讨伐需要军队,军队在哪里?李烈钧残部在广西,许崇智残部在福建,根本不够,怎么办,花钱雇人,再走一次以军阀打军阀的老路。最后,孙中山雇佣桂系和滇系刘震寰和杨希闵,组成讨陈联军三万人。简单说吧,历时三个月的激战,陈炯明被打败,宣布辞去所有职务,回老家惠州。孙中山重回广东。
就在此时,越飞与北洋政府的建交谈判彻底失败,苏俄遂决定与孙中山合作。年12月30日苏联成立,年1月26日,孙中山与越飞签署《孙文越飞宣言》,苏联答应支持孙中山。至年第二次北伐前,苏联的援助有:卢布一千万元,步枪五万支,子弹五千万发,机枪一千挺,少量重炮、飞机、坦克。
孙中山与蒋介石
孙中山与妻子宋庆龄
年8月,孙中山派蒋介石率领孙逸仙考察团出访苏联,目的一是向苏联取经,加深了解,获得更大的援助,二是希望苏联同意在外蒙古的乌兰巴托建立一所军校,训练一支军队,将来从外蒙古出兵讨伐北洋政府。对于第二个要求,苏联军事委员会主席托洛茨基断然拒绝,因为他们不能给中国任何染指外蒙古的机会,因此建议孙中山以政治宣称为主,放弃不切实际的军事冒险行为。这些言论深深伤害了年轻气盛的蒋介石,他对共产党和共产主义革命的态度来了一百八十度大转弯,为后来武力清党埋下伏笔。
年10月6日,苏联顾问鲍罗廷来到广州,帮助孙中山改组国民党。年1月20日,国民党一大召开,孙中山确立了“联俄、联共、扶助农工”的三大政策。在共产国际的许可下,共产党员以个人身份加入国民党。
国民党一大一结束,孙中山立即着手建立军事学校,地址选在广州黄埔区长洲岛,这就是培养国共两党无数将星的军事摇篮——黄埔军校,但它真实的名字叫中国国民党陆军军官学校,它是无数中国热血有为青年向往的地方,广州也成为中国最具吸引力的革命热土。
年6月16日第一期开学典礼
黄埔军校
黄埔军校
孙中山委任状
经过5个月的紧张筹备和招生,年6月16日,黄埔一期新生入学。首先,我们看看黄埔的领导集体:
军校总理:孙中山
军校校长:蒋介石
党代表:廖仲恺
政治部主任:戴季陶,一个月后不辞而别,周恩来接任
战术教官:何应钦
教练部主任:李济深
教育长、总队长兼教练部副主任:邓演达
教授部主任:王柏龄
教授部副主任:叶剑英
顾问团团长:苏联加伦将军,炮兵专家鲍罗金、通讯专家德拉特文,战略专家切列潘诺夫等
校长办公室主任:陈诚
校长办公室机要秘书:陈立夫
招生委员会委员:陈果夫。
关于招生,标准极其严格,一要政治合格,有坚定的革命信仰;二要有较高的文化水平;三要通过面试,其它包含身体素质,年龄等。黄埔一期一共有学员四百七十人,其中自主招生三百五十人,程潜和于右任地方讲武堂转过来的学员一百二十人。再后来四川也有人转过来。程潜手下学员有鼎鼎大名的陈赓、陈明仁、李默庵、宋希濂、左权等人,于右任手下学员有杜聿明、关麟征。共产党方面,除了陈赓、左权,还有徐向前和周士第。
着重说一下黄埔三杰:蒋先云、陈赓、贺衷寒。三个人都是湖南人,都是共产党员,后来蒋先云牺牲、陈赓成为新中国大将、贺衷寒则倒向了国民党。
在黄埔军校的大门上,孙中山写了一副对联:
上联:升官发财请往他处
下联:贪生怕死勿入斯门
横批:革命者来
黄埔军校开学典礼
黄埔军校
黄埔军校宿舍
黄埔军校建筑
黄埔军校自年成立至年止,共计23期,其中第一期至第四期是国共合作的大革命时期,第五期、第六期是在蒋介石反革命政变后招生,在黄埔本校招生六期(第六期、第七期有部分学生毕业于黄埔本校),本校毕业生合计人,加上分校学员、军官等,人数达到18万人。此后25年里,叱咤中国军政两界的风云人物多出自黄埔前六期学员。
新中国成立后,人民解放军十大元帅中有四位毕业于黄埔军校:叶剑英、聂荣臻、徐向前、林彪。10位大将有三位:陈赓、许光达、罗瑞卿。57位上将中有八位毕业于黄埔。
自黄埔军校成立起,国民党才真正有了革命军队,才有了后来的东征、北伐、名义上统一国家。
黄埔军校毕业证
黄埔军校毕业证
(图片来源于百度图片)
转载请注明:http://www.abuoumao.com/hykz/4242.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