苏联崩溃内幕腐败麻木,雷日科夫说的理由

重庆市治疗白癜风最好的医院 http://m.39.net/pf/a_4342723.html

普京曾对苏联崩溃有一个精准的总结:“20世纪最大的地缘政治灾难”,既能看出普京的遗憾,也能看出苏联崩溃并非是正常的事,普京都用到“灾难”这个称呼,可见他对苏联崩溃有自己的看法,这个问题,以后专门分析一下。

苏联崩溃因素很多,看客之前说过,既有外部的,也有内部的。而关键就是内部的。因为内部只要没有问题,外部如何打压,也不会成功。但苏联内部恰恰就出了一些亲西方的政客,这些人破坏力很强大,而且苏联内部也不争气。就如苏联前总理雷日科夫说的那句话:“我们监守自盗,行贿受贿,无论在报纸、新闻还是讲台上,都谎话连篇,我们一面沉溺于自己的谎言,一面为彼此佩戴奖章。而且所有人都在这么干,从上到下,从下到上!”这句话挺像彭佩奥所说的那句。但雷日科夫说得很到位,他直接点到了勃列日涅夫执政时给苏联造成的隐患。

01

雷日科夫认为苏联最大的问题就是腐败。关于腐败这个问题,古往今来,哪个国家都有腐败,只是腐败轻重而已,重了就会亡国。

那么苏联崩溃前的腐败问题有多严重呢?

咱们还是引用俄罗斯的改革先锋盖达尔的那句话:“苏联没钱了!”盖达尔认为,苏联政府到了戈尔巴乔夫时已经没有钱了,政府居然在储户不知情的情况下,提取他们的存款。后来苏联外汇不够用了,为什么不够用了?

美国人不让你苏联挣钱了,里根上台后,就发动“石油战”,油价大幅下跌,本来以能源出口挣外汇的苏联受到重创。

没外汇怎么办?

苏联就开动机器印钞。印钞的结局就会造成通货膨胀,也造成腐败。那么苏联钱上哪了?与腐败有关系吗?

雷日科夫在他的书中写道:苏联干部特权问题,这个问题在二战后的苏联就形成了。高官享乐主义盛行,而且不同级别的高官享受的利益不同,于是就形成了一个既得利益集团。

赫鲁晓夫上台后,想纠正这一问题,但失败了,最后他被勃列日涅夫赶下台,这个特权问题就再没解决。

据说赫鲁晓夫就是被这些特权阶级既得利益者赶下台的,谁不想享受?当你要把他们特权拿掉,他们难受时,当然要反抗。

而勃列日涅夫上台后,赶上了苏联“盛世”,特权问题被掩盖了,而且干部腐败问题更为严重,并形成了一个庞大的官僚群体,这些官僚互相庇护,甚至还结亲,建立各种联系,目的就是保住他们的既得利益。这种问题不断积累,就造成了苏联官员与人民之间的距离越来越远。

戈尔巴乔夫上台后,他意识到腐败问题要根除,但他没有整顿干部队伍,毕竟勃列日涅夫留下的官员群体根深蒂固,很难撼动,于是他从经济改革入手,进行自由经济改革,这样做不仅无法消除腐败,反而让特权与经济“联姻”,形成更大的腐败。

我们举个例子,苏联历史上“共青经济”,在戈尔巴乔夫改革下,成为一个股东化的大公司,官员成为企业家,后来发展成为让俄罗斯头疼的“寡头”。

在特权腐败影响下,一些领导人关心的只是自己的利益。苏联崩溃时,叶利钦与白、乌两国领导人要建立一个新联盟后,戈尔巴乔夫并不在意苏联是否解体,而是关心自己的房子车子等待遇是否保留。

俄罗斯人曾在苏联崩溃后,对苏联有过一个评价,他们说:“苏G是一个在自己葬礼上的党派”。虽然有丑化意味,但说得也没错。在国家利益面前,苏联官员并不在乎国家安危,他们只在乎个人财富。从戈尔巴乔夫到最基层的官员都这样,这样的国家已经没救了。

不过从俄罗斯那些寡头来看,他们大部分就是那时的官员。比如俄罗斯前总理切尔诺梅尔金,上世纪当过苏联天然气部长一职,这可是肥差。年,切尔诺梅尔金成为俄罗斯天然气公司的垄断者。

特权连着腐败,如果不是特权思想作怪,苏联腐败也不至于到解体了还依然那样严重。

02

苏联自从建立后,在苏德战争后,苏联进行了战后重建,而且重建速度惊人,不仅迅速建立一个工业化国家,而且很多技术都在全球领先,比如第一颗人造卫星上天,第一个太空人上天。而且武器装备一度超过美国。

到了勃列日涅夫时期,苏联发展到了鼎盛时期,历史上一度把这一时期叫“苏联盛世”,当时苏联增长率达到4.8%,超过美国。

到了上世纪七十年代末、八十年代初,苏联经济突然放缓。其中的原因很简单,就是上文所说的美国打压,发动“石油战”。这也是当时里根政府的总战略,但苏联却没有意识到,还依然发动阿富汗战争,最终陷进去,还劳民伤财。

到了戈尔巴乔夫时,苏联经济到了崩溃边缘,甚至借钱度日。雷日科夫认为这是戈尔巴乔夫愚蠢的自由化经济政策造成的。戈尔巴乔夫根本不懂经济,更不注重老百姓生死,只谈民主化改革。

虽然叶利钦在苏联崩溃时起到助推作用,但苏联崩溃,他当上总统后,也意识到苏联崩溃前的经济改革政策是愚蠢的,但他没办法,只得硬着头皮往前走。叶利钦更愚蠢,他居然请来美国专家给俄罗斯经济“把脉”,这就造成了俄罗斯经济更为糟糕。

年,1美元能兑换0.85卢布,但苏联崩溃后,1美元兑换.26卢布,年,达到一千多卢布。到了年时,达到了卢布。俄罗斯人的财富都让老美给吸走了。

03

戈尔巴乔夫搞经济改革没问题,但他后来改不下去了,然后转到政治体制改革上,他认为政治改革成功后,经济改革也能成功。为此他换了一任宣传部长为他吹喇叭,此人就是雅科夫列夫。本来此人就是一个争议性人物,已经被苏联抛弃,一直在加拿大担任大使,但戈尔巴乔夫却当成宝贝。

戈尔巴乔夫不知道,雅科夫列夫实际上已经是一个被西方买通的政客。戈氏请他任职,西方高兴了。

对于雅科夫列夫的情况,克格勃主席克留奇科夫很了解,他建议戈尔巴乔夫对雅科夫列夫进行调查,但被戈氏拒绝。

克留奇科夫在苏联崩溃后曾悲哀说:“年,国家安全委员会通过情报和反间谍机构,从几个不同的可靠渠道得到了关于A.H.雅科夫列夫的令人极为担忧的情报。根据西方特工部门的评价,雅科夫列夫持有利于西方的立场,可靠地抵御着苏联的‘保守’势力,在任何形势下都可以坚定地寄希望于他。但西方认为,雅科夫列夫应有更加坚决和积极的表现。一个美国代表受委托与雅科夫列夫进行了一次相关的谈话,直言不讳地告诉他,希望从他那里得到更多的东西。但是在得到这一情报后,戈尔巴乔夫拒绝采取任何措施。”

苏联崩溃前,西方的很多非政府组织及间谍渗透到苏联民间,苏联根本没有警惕起来,克格勃甚至也出现情况。难怪有人说,戈尔巴乔夫可能是被西方买通的“代理人”。

欢迎各位看官批评指正,图片来源网络,版权归原作者。



转载请注明:http://www.abuoumao.com/hykz/4564.html

网站简介| 发布优势| 服务条款| 隐私保护| 广告合作| 网站地图| 版权申明

当前时间: 冀ICP备19029570号-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