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卢布结算天然气获益的或许是人民币人
来源:A视野
事情并不简单
4月日,普大帝签署了法令,要求用卢布跟欧洲等经济体结算天然气。
不得不说,作为金融战的一部分,这确实很致命。
大家要思考一个,现在到底什么最重要?还是过去的美刀吗?
我们作为国内唯一从-年示警全球新一轮实体经济危机的财经声音,也一直明示大家:
实物类资产全面崛起
原因非常简单,实体经济危机本质上就是供应端出了问题,为了救市你又要拼命印钞,自然实物类资产就会发疯。
只不过,乌克兰危机至今,欧美无脑制裁的结果是,加速了实体经济危机的严峻程度罢了。
如果放在过去40年的任何时候,美国对付俄罗斯的所有这些招数都是非常有用的。
金融战一开打,全球各地到处都是可以随意替代俄罗斯出口产品,再封锁而俄罗斯的整个对外贸易管道,基本上俄罗斯必死无疑。
然而,普大帝本次明显是有备而来!
选择在供应链中断的背景下,手握各类大宗商品出击,用意非常明显了。
当前的情况是,欧盟非常痛苦,因为根本离不开俄罗斯的天然气。
而且自己违约封杀了人家的外汇储备,现在被逼要用卢布结算,这等同于直接废了本次金融战的核心所在,绕过了SWIFT,还确立了卢布的内在价值。
所以,在优先对俄罗斯进行金融违约(冻结人家的外汇和其它资产)的背景下,现在拿天然气合同说俄罗斯违约,是没有道理的。
事实上,现在俄罗斯不仅是天然气要用卢布结算,还要其它所有进出口项都要用卢布结算,估计欧美有点郁闷了。
美国选择在这个节点拱火乌克兰危机,也已经是进退维谷了。
不仅国内化石类能源公司全部不配合拜登(共和党票仓),而且,欧洲也不愿意对美国的天然气签署长期合同(觉得自己已经被卖了)。
估计本次最赚钱的可能就是美国的军火商了~
——————————————
普大帝应该是学会了川普的“谈判的艺术”。
上来先极限施压,要求用卢布结算一切外贸。当然,他也很清楚,这个对手是不可能答应的。因为,这不仅涉及到欧洲的制裁能否成功,而更涉及民粹化欧洲的政治正确,直接动摇各国掌权者的地位。
然后,普大帝说,你们不同意,那么黄金结算。
黄金结算的点是很阴险的,因为这直接等于打了美元的耳光。
假设大家最后同意用黄金结算,一开始欧洲用手里的黄金,然后就不得不去美联储那里把金库里属于自己的黄金搬回欧洲,然后去俄罗斯那里支付天然气的费用。
这么做相当于普大帝通过欧洲之手,直接让美联储金库早已严重亏空的秘密大白天下,相当于蛇打七寸。
所以,欧洲是可以考虑这个方案,但是,美国人绝对不会答应。
当然,如果欧洲还是不同意,那么还有一个办法:人民币结算。
事实上,货币就是一个交易的媒介,人家之所以以前愿意用美元无非是几个原因:
美元暗示可以交易美国最先进的产品、技术,享受美国的进口市场
石油绑定美元
分享美国金融市场的诸多利好
总结一句话,对于后进国家而言,一般市场经济很不完备。囤积美元,相当于是为了蹭美国的制度红利。
可问题是,现在美国本土全是民粹无私分子,口中说着无私,干的都是拗分的事情,非常有私。
整个美国社会的供油纸力量非常疯狂,早已开始裹挟全球经济的运行。
所以,你不仅未必能够蹭到美国市场经济的制度红利,而且还随时要被美元镰刀割韭菜。
这也就意味着,真正让美元霸权出现问题的,其实是美国人自己干的。
拗分拗出了硬伤,根本就是无解。
这个事情也提示我们,金融霸权是有权力的边界的。当实物类产品成为抢手货,那么,金融霸权就会出现能力不足了。所以,为何中国要如此强化实体经济发展?很明显了。
回过头去看,用卢布结算天然气还有一点,就是俄罗斯不愿意新增外汇收入再被欧美没收了。
这就成了当下欧美制裁的一个左右互搏,那就是:
你既要人家的天然气,还不让人家正常交易,这如何可能?
真把俄罗斯人当SB?还是觉得俄罗斯人脑子瓦特了?
但是,用了卢布,欧美又如何放心?万一你俄罗斯耍无赖呢?
所以说,用SWIFT和冻结外储来对付俄罗斯,简直是蠢货才做的事情。
——————————————
交易,一定需要一个中间媒介,一个大家都放心的媒介,然后才可以进行,否则就变成了物物交换。
美元不能用,欧元不能放心用,卢布不敢用,黄金老美不同意,留给欧洲人的选择还有多少?
很明显,人民币绝壁是一个很好的选择。
当前,美国人已经掩饰不住自己内心的愤怒:
一定要把俄罗斯变成封闭经济体
毕竟,当年干掉苏联,用的就是这一招。
可问题是,这种玩法就是把全球变成两个体系,难道这两个体系之间不做生意了?哪怕以前苏联还卖油给欧美呢。
那么,未来要么俄欧之间有一方妥协,要么就只能选择大家都认的其它支付方式了。
而对于全球其它经济体而言,这一切都看在眼里。
未来增配人民币也是必然,都怕美国人耍无赖,更为未来人民币的潜在交易价值做足功课。
因此,在美国如此打击中概股的前提下,我们竟然看到人民币汇率依旧相对坚挺。和川普时代对比一下,简直是不可同日而语。
除此之外,中国现在玩命产业升级,这意味着俄罗斯很难从欧美获得的产品,完全可以从中国这里买到。
因此,俄罗斯未来对于人民币的需求只会越来越高,而不会缩减。毕竟,美国要封杀俄罗斯的意图,摆明了是长期化的。
那么,这对于中国对外货币政策意味着什么?
事实上,这种背景下,国内有形之手反而会更加谨慎和稳健,而不是单纯玩开放。
卢布如此快速的拉升回来,目前来看不仅仅是用卢布结算天然气那么简单了。还有一个点,那就是资本管制。我们预计,这会让中国未来更加看重资本管制和外汇管制的现实作用。也就是说,当前的整体对外渠道框架不会发生实质性的改变,而是会不断优化的背景下主基调不变,努力兼顾人民币汇率的稳健和防风险双重目的。
下一个问题是,中国如何解决跨境资金流通的问题呢?
这也就意味着,重要的自由贸易港对于中国经济,将是长期重要。
就是中国必须有一个管道,是可以对外更加顺畅的进行跨境结算和便利支付,但又能有效防范全局性的风险,尤其是美国对我们发动金融战的风险。
这也就解释了为何要在上海设立离岸人民币市场,为何要不断的优化对大A资金进出的管控。
最终,所有大型经济体都在没有足够安全感的前提下,一起玩“既要又要还要”的游戏。
控制不住自己的情绪是投资者最大的死敌。
同期阅读:人民币,有没有贬值压力?来源:财主家的余粮
前面的文章:
趁这个时候,买入日元。
文中写到国债利差大致决定汇率走向,并且我认为,日元近期有可能会经历一轮升值。有人就问了,那人民币,又是怎么样一个情况?
其实,就这个问题,在年月初的时候,我写过文章:
人民币:升值已到尽头。
在该文中,我提到,人民币的汇率波动,用两个因素基本上就能够解释清楚:
国债利差+贸易顺差。
在那篇文章的末尾,我做出判断,在接下来一段时间里,人民币的汇率:
要么,维持当前的汇率小幅波动;
要么,就会进入新一轮的有序贬值。
过去2个多月来的人民币,显然是选择了第一种情况,基本围绕在6.3-6.4之间,而为什么会选择在6.3-6.4这么狭窄的区间波动,正是国债利差与贸易顺差共同作用的结果。
先来看年6.9汇改以来,中美国债利差与人民币汇率的日数据对比。
显然,就过去0多年的情况来看,国债利差大致决定着人民币的汇率变动方向:
利差扩大,人民币升值;
利差缩小,人民币贬值。
但是,有4个时段出现了不符合上述逻辑的情况(见上图阴影区域):
)年年初到年年中:利差收窄,但人民币汇率稳定;
2)年底到年初:利差收窄,但人民币却大幅度升值;
3)年二季度到年一季度:人民币汇率完全与中美国债利差反向波动;
4)年四季度到现在:利差收窄,人民币汇率保持坚挺。
这些与国债利差逻辑不符的阶段,用外贸顺差基本都可以解释(见下图)。
正是从年开始,中国的货物贸易顺差规模迅速上升。滚动2个月的累计贸易顺差,从不足亿美元一路上升到了年年中的近亿美元。这种情况下,虽然中美国债利差在收窄,但如果允许人民币贬值,中国的出口将出现泡沫。一旦海外需求有波动,国内将陷入严重的产业过剩——有鉴于此,央妈一直有意识地压制人民币的贬值。
直到年年中之后,中国的外贸顺差积累基本稳定,央妈顺势在8月日宣布实施新一轮汇率改革,放开人民币汇率。人民币汇率一日贬值5%,进入新的浮动汇率时代。
年底开始,中美国债利差收窄加上中国的贸易顺差持续大幅度降低,许多人都在押注人民币贬值。再加上中国金融体系正在去杠杆过程中,在这个时候,如果任由人民币贬值,很有可能会影响接下来中国的实体经济和中国金融稳定——有鉴于此,央妈出手,在短期内在市场上打爆人民币的空头,由此带来人民币的新一轮升值。
这是央妈最典型的“逆周期调控”,确保市场对于人民币的信心。一旦市场真的确立了人民币的信用,央妈就迅速退出。所以这段“反国债利差逻辑”的汇率波动时间很短,接下来人民币就顺势进入了几乎无反弹的贬值周期。
因为年中美贸易战的影响,中国的出口大幅度萎缩,外汇储备也开始下降。从年二季度开始,中国的贸易顺差积累,再度开始从底部上升,而这个时候中美国债利差却开始加大,人民币有升值的压力和需求。为了保护刚刚复苏的出口和贸易顺差积累,央妈有意地引导了人民币汇率的贬值。到了年一季度,新冠疫情又率先在中国爆发,人民币汇率迅速贬值至最近2年的低点。
由于中国应对疫情的“清零”政策极其成功,中国的生产,也开始领先于世界其他国家而率先恢复。因为过去2年其他国家的生产都受到了疫情的严重打击,中国的出口和贸易顺差就此一路飙升,创出历史最高纪录,一直维持到年底——在这个阶段,因为中美国债利差也在持续拉大,于是人民币符合逻辑地一路升值,直到6.4附近。
年三季度,当美国货币紧缩政策提上日程,并在国债收益率上反映出来的时候,中美国债利差开始迅速下降,这意味着人民币有贬值的压力。可此时中国的外贸出口和贸易顺差积累,仍然处于历史最高位附近。在这种情况下,如果再贬值人民币,很可能导致中国经济过分依赖海外出口,“经济内循环”成为一句空话。所以,保持人民币币值坚挺,就成为了更可行的选择。
这就是过去半年时间里,人民币汇率持续维持强势的原因。
按照当前的中美国债利差来看,人民币面临着严峻的贬值压力,但这种压力到底会不会释放出来,关键要看中国贸易顺差的积累情况——如果中国的贸易顺差开始出现趋势性的下降,那么,人民币的新一轮贬值周期,很可能就会到来。
如果我们不考虑什么中美博弈,不考虑两国央行对于国债收益率的操纵,也不考虑商品进出口和外贸顺差的影响,纯粹按照过去0多年中美国债利差的逻辑来看,目前的中美国债利差是过去0多年的最高值。那么,美元与人民币的对应汇率,其实应该在7附近。
PS:亲爱的读者朋友们:因
转载请注明:http://www.abuoumao.com/hykz/462.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