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鸿章是个大贪官巨额财产来源不明至少不算

白癜风需要注意什么 http://m.39.net/pf/a_4609706.html

按照我们以前接受的近代史教育,清末政府腐败昏庸、丧权辱国,李鸿章可谓第一大奸臣,清朝20余个割地赔款的条约,他至少签了14个。而近二十多年来,重新评价和定位李鸿章一度甚嚣尘上。在很多文章和影视作品中,李中堂被描述成负重前行甚至舍己为国的股肱之臣,在醉生梦死的朝廷和虎视眈眈的列强夹缝中,勉力匡济危局,维护大清国残存的利益和颜面。事实真是这样吗?

中年李鸿章

股肱之臣是肯定的。李鸿章24岁中进士,受业曾国藩,剿天国、练新军、办洋务、助变法、掌外交,历任署理两江总督、湖广总督、两广总督、直隶总督、北洋大臣、文华殿大学士,封一等肃毅伯,可谓位极人臣。负重前行也说得过去。因为在那个千疮百孔的没落王朝,一方面要维持国家运行,维护朝廷脸面,一方面要与帝国主义列强周旋,确实“亚历山大”。但要把李鸿章洗白成鞠躬尽瘁、舍己为国的功臣模范,显然有些矫枉过正。

晚年李鸿章

千百年来,中国的封建文化和礼制造就了“官本位”,也造就了老百姓的奴性。原本朝廷给你高官厚禄,就是为了换来你的夙夜在公、为民造福。可是在封建社会中,平庸混事成了官场主流,尽忠职守、为民造福不是本分,而是给老百姓的恩典和情分。

李鸿章应该是个能干事的官,尤其是在中青年时代,他受朝廷倚重、权倾一时也说明了这一点,但那些都是本分。抛开镇压起义的争议和甲午战争惨败的责任不谈,就是在对外交涉谈判中,李鸿章又为国家争取了多少利益呢。更何况李二先生为官期间聚敛了大量财富,这里有没有渎职贪腐、损公肥私呢?

李鸿章和家眷

李鸿章的财富有多少,说法不一。推崇李鸿章的梁启超,在《李鸿章传》说他有“数百万金之产业”。清末学者费行简说李鸿章“家资逾千万”,还不包括兄弟子侄的千万余元。而与李鸿章共过事的容闳说李“有私产四千万以遗子孙”。梁启超说的数百万金产业,是指李鸿章通过洋务运动拥有的轮船招商局、电报局、开平煤矿、通商银行的股份,还没包括数量巨大的土地宅院等不动产。李鸿章官至正一品,每年的俸银算很高的,但总共不到2万两,这还是清朝后期实行“高薪养廉”的结果,但与他总的财富相比还是差距很大。

上海轮船招商局旧址

即便容闳的“四千万”说法有所夸大,或者羡慕嫉妒恨,但一千余万两白银应该还是有的。李鸿章年去世,那时的清政府一年财政收入也就一亿两白银左右。按照现在的购买力估算,李中堂的财富在百亿以上。

还有人认为,李中堂长期身居高位,各地官员每年的孝敬钱就可以数十万计,而且这已经是官场公开的秘密,加上轮船招商局等实业及不动产的投资收益,财富千万还属正常。按照这种逻辑,我只能说,就算慈溪太后挪用了军费过生日,那也属正常。要知道当时的普通百姓家庭,每年收入不过约30两。《马关条约》赔2亿两白银,后来又加了万两“赎辽费”,《辛丑条约》赔4.5亿两白银,还不是转嫁到普通百姓头上,你李中堂会掏一分钱吗?洋务运动办的这些实业,成功了你占股份,要是打水漂了,你李中堂会赔吗?

签署辛丑条约的李鸿章、奕劻和列强代表

风雨飘摇的大清末年,内政外交怎一个乱子了得。要逐一查实李鸿章的贪腐事项已不可能,已成人精的李二先生也会周全行事,但倘若干得多了,总会留下蛛丝马迹。

甲午战争后,李鸿章力主借助俄国的力量消弭日本在东北的势力。俄国也利用“三国干涉还辽”事件赢得了清政府和民众的好感。年4月,俄国借尼古拉二世加冕之机邀请李鸿章访问。为使清政府同意俄国在东北修筑直达海参崴的中东铁路,争取俄国的更多权益,沙皇亲自批准设立了一笔万卢布的“李鸿章特别基金”,用于贿赂李鸿章及清廷相关要员。

李鸿章访问俄国

年5月,经过多次接触,李鸿章与俄国签订密约,约定中东铁路由俄国运营管理,80年后无偿交给中国。与此同时,由道胜银行执行的“李鸿章基金”行贿事宜,也以特别文件形式确定下来。道胜银行董事会负责人及俄国财政部长谢尔盖·维特在特别文件上签字,根据《中俄密约》履行进度,贿赂分三次拨付,每次万卢布。按照当时的汇率,万卢布大约合60多万两白银。

时任俄国财政部长谢尔盖·维特

苏联历史学家鲍里斯·罗曼诺夫在《俄国在满洲》一书中叙述,年5月,道胜银行董事长乌赫托姆斯基在上海通过中介人交付了万元给李鸿章,而且“老头子等得疲惫不堪了”。该书还说,年9月,乌赫托姆斯基曾与李鸿章的儿子李经方见面,李经方痛责对方没有按约定支付第二笔款项。中国金融史学家毕凤鹏主编的《华俄道胜银行在华30年》一书中也有类似的表述,只是该书认为,这第一笔万是在年3月,俄国逼迫清政府签订《旅大租地条约》时才支付,而后两笔就没有下文了。

李鸿章和三个儿子(右二为过继长子李经方)

作为当事人之一,时任俄国财政部长谢尔盖·维特在回忆录中,针对于他向中国官员大肆行贿的传言,否认了这一笔万的贿赂,但却承认了年另一笔50万的贿赂。而从字里行间不难看出,承认年这一笔贿赂,是为了表明自己成功迫使清政府向俄国借款,以及推进哈尔滨到旅大铁路项目的业绩。

在俄罗斯国家档案馆已经解密的外交部档案中,保存了数十封当时驻华代表和彼得堡之间关于行贿细节的往来电文。除了行贿李鸿章50万卢布,还有总理衙门中负责铁路矿务的张荫桓25万卢布,另外的行贿对象还有翁同龢、李莲英等。

中东铁路列车旧照

这万卢布的贿款,主要来源是俄国的资料。李鸿章们也没打过收条,更没有

转载请注明:http://www.abuoumao.com/hykz/4961.html

网站简介| 发布优势| 服务条款| 隐私保护| 广告合作| 网站地图| 版权申明

当前时间: 冀ICP备19029570号-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