朝鲜战争,中国为什么敢出兵援朝苏联又给中
最近抗美援朝是热点,写这个话题的人太多,再写的话难免拾人牙慧。
不过笔者一向的原则是“老故事里写出新感觉”,这篇也将会延续自己的一贯风格。
说到抗美援朝,首先我们得澄清这样一个事实:抗美援朝我军到底是打平了还是赢了?
答:必须打赢了。
一场战争是输是赢的评判标准是什么?关键在于参战方是否完成了战略目的。
美国人发动朝鲜战争的目的是什么?占领朝鲜半岛,把朝鲜半岛作为自己的反共桥头堡。
我们抗美援朝的目的是什么?保卫刚刚建立的新中国,帮助朝鲜人抵御美国人的进攻。
我方参战前,美国人已经打到了鸭绿江,麦克阿瑟叫嚣着要让他的士兵们回家过节吃火鸡。
我军参战后,联合国军被一路平推到了三八线,第三次战役的时候我军甚至打下了汉城。
最后双方签订停战协议的时候是以三八线为界,而不是鸭绿江。
所以说,抗美援朝是毋庸置疑的大胜,是咱中国名副其实的立国之战。
经此一役,棒子不敢北上而饮马,老美不敢弯弓而报怨,咱们国家在国际上扎扎实实地站住了脚。
战后的几年间,阿富汗,柬埔寨,斯里兰卡等二十几个饱受欺凌的小国迅速和我国建交。
可见,这份声望不是吹出来的,那是实打实打出来的。
抗美援朝在英语里被称为“Koreawar“(韩战),他们美国人的媒体是很讳言这场战争的,甚至给它起了个诨名叫“forgottenwar”(“被遗忘的战争”),原因何在?
就是因为这仗打得太不露脸了。
朝鲜战场上狼狈的美军
美国佬纠集了15个国家,仗着所谓的联合国“正统”身份(天时),用着世界上最先进的武器(地利),竟然被中国和朝鲜两个新兴国家的联军(人和)打得灰溜溜的在停战协议上签字,这说出去“世界老大”的脸往哪搁?
话说咱们老祖宗的话说得没错哈,天时不如地利,地利不如人和。
现在的自媒体一边写着口水文,一边说抗美援朝打得真的太英明了,这其实是上帝视角,事后诸葛亮。
当初敢做这个决定的人,那才真的是雄才大略,见识高卓。
在是否要出兵朝鲜的这个问题上,高层开了好多次“诸葛亮会”,教员让大家畅所欲言。
要出兵朝鲜,当时绝大多数人都是不同意的。
第一个不利因素是实力悬殊。
要知道,对手可是美国啊,抗美援朝之前,美国在大战上的战绩好像是不败的,更何况它当时还举得是联合国的大旗。
说到这,笔者想多说一句:咱们好多媒体喜欢给美国打造一个蛮横不讲理的形象。其实老美做事是很讲究策略的,尤其擅长于占领舆论阵地(当然,你说它是“既当又立“也可以)。
只要是打仗,老美都讲究个师出有名。
你比如说美国打伊拉克之前,人家给伊拉克整了个罪名叫“疑有大规模杀伤性武器”。时任国务卿鲍威尔江湖上人称“最伟大的洗衣粉推销员”,煞有其事的在记者会上拿出瓶白色粉末当证据,说这就是“疑似”武器。
其实以美国的国力和在联合国只手遮天的现实,它找不找这个借口在咱们看来都无伤大雅。
可是人家却还是举起了“替天行道”“维护世界和平”的大旗,把萨达姆钉在了独裁者的耻辱柱上,一路摧枯拉朽地打进了巴格达。
所以说,美国人的这一手是很厉害的。
同样,当时朝鲜是不被联合国承认的,因此美国人就以“支援朝鲜半岛上唯一联合国承认的合法政府”为理由,成功拿到了舆论制高点。
出兵朝鲜第三个不利因素是我国刚刚建立,一旦出兵,势必会阻碍经济发展。
此消彼长,咱们和周边国家的差距会越来越大。
民主发扬得差不多了,接下来就该集中了。
其实教员在决定出兵朝鲜之前也是几天几夜抽烟不睡觉,下不了这个决心。
毕竟大家说的这些问题确实是存在且必须要重视的。
不打的理由很充分,但是打的必要性却是更迫切的。
教员经过深思熟虑后说了句:“打得一拳开,免得百拳来”给这事定了调子。
毛主席与周总理
大局已定后,周总理说了句,反正是要打,在门外打比较有利。这也是吸取了前两次在咱国土上发生的大战的教训。
为了破美国人的题,咱中国也做了几手准备:
首先是将出兵援朝的部队的名字改为“志愿军”,也就是说,咱们不是国家派出的,而是民众自愿去的。
别看朝鲜战场前线打得那么激烈,前后将近三年的时间,但我们中国并没有对美国宣战。这就让美国的“大义”旗没法用了。
接着,为了尽可能弥补中美之间的装备差距,我们向苏联求助。有一说一,咱们的抗美援朝能打赢,苏联人是出了力的。但苏联也是无利不起早的家伙,要是无利可图,他能下本支援我们吗?
说到底,中国出兵朝鲜,苏联是乐享其成的。毕竟朝鲜半岛要是真的成了美国人的桥头堡,首当其冲的是苏联人。
所以,这就像是两个人合伙做生意,苏联人是有钱人,是出钱的那一方,咱们是有技术的,是实际干活的。
但大家都知道,有钱人往往是越有钱越抠。
年10月10日,周总理和抵达莫斯科,结果斯大林在自己的黑海小别墅里度假呢。
于是二人就地转机,去和斯大林进行会谈,请求苏联提供支援。苏方以中方尚未入朝为由,拒绝形成具体的清单。
好吧,那我们就入朝,我军是17号开入朝的。
按理说苏联人这时候该来点实惠的了吧?
结果还是没有音信,直到又过了二十天,我方再次请求苏联援助时,苏方才答应了我方提出的援助清单。
其中包括:步枪14万支,子弹万发;苏式轻/重机枪挺,子弹万发;苏式自动步枪2.6万支,子弹万发以及TNT炸药等。
要注意,这笔物资不是无偿捐赠,而是要拿钱买的,咱们当时没有钱怎么办呢?苏联人说你们可以向我们贷款嘛。
年2月,周总理与苏方代表签订了关于苏联向中方提供军事贷款的协定。
这个协定规定苏方将向中方提供12.35亿卢布的贷款,以便中国可以从苏方手中购买所需要的各种装备。
12.35亿,这可是一笔巨款。
你别看现在一卢布换九分钱人民币,七十年前的卢布可比美元还贵,注意,那时的美元是和黄金直接挂钩的(一美元换0.9g黄金),而不是我们现在看到的能随便印的那种美元。
笔者粗粗估算了一下,约合现在亿人民币。该协定还规定,苏方给中方的军品的所有报价都由全价改为半价付款。
中国人民志愿军出兵朝鲜后收到的第一笔援助清单看上去挺大的吧,子弹都是几千万发几千万发的。
但是二战战场上要打死一个士兵,得花两万发子弹。也就是说,要是按照欧洲国家的用法,苏联人的这批装备就算全部打出去,顶多也就是打死一万人左右。
冲锋杀敌的志愿军战士
可我们呢?在拿到这批装备后打了个第二次战役,一战就歼敌3.6万人,大胜!要按照做生意来讲,咱们这收益率%,真是最佳合伙人。
除了轻武器,中国在海军和空军等方面都接收了苏联的援助。
海军方面,我方有偿接收了苏军了36艘鱼雷快艇和81艘舰艇;
空军方面,我方用12个航空兵师的苏军装备组建起了我们自己的空军力量。
前前后后,有60个步兵师的武器装备从苏联那里源源不断地“送”到了我们手上。
除了武器装备的支援,苏联还派出空军帮助我军作战。
朝鲜内战爆发时,人民军和南韩军都是以陆军为主,而陆军又以步兵为主。
人民军陆军的素质还是不错的,尤其是里面有三个师是咱们抗联的老底子(注:金日成本人就曾经在抗联任师长)所以打李承晚的军队那是手拿把攥。
结果美国人不讲武德,直接动用空军对朝鲜人民军进行空中打击。到了后来甚至演变成不管发现军事目标还是民用目标,一律无差别攻击。
与此同时,美军的航母到达台湾海峡附近,对朝鲜半岛形成武力威慑。美韩联军从陆海空三面对朝鲜人民军进行了压制,人民军局势危如累卵。
正因为此,同样没有空军力量的我军在出兵朝鲜前,最先请求的支援就是空军支援。考虑到立体化战争的需要,苏方决定满足中方要求,以空军直接参战的方式配合志愿军。
苏联派出的支援空军是第64歼击航空兵军,军部设在沈阳,领头的是个少将。组建初始,该军辖三个歼击机师,此外还下辖地面保障部队。
近3年的时间内,先后有15个航空兵师(10个歼击师、4个高炮师、1个航空技术保障师)在其编成内轮流参加朝鲜战争,轮番参战的空军人次总计为人次。
当然,参战之初,苏联人也是很谨慎的。
所有参战的苏联军人,不能用自己的身份证件,要穿中国军服,所驾驶的飞机也要涂上中国空军的标志,在战斗飞行时也不准使用俄语。
飞行员的主要任务是拦截入境我国领空的美国飞机,保卫我东北地区的领空安全。他们不能越过中国边界去追击敌机,这主要也是从保密的角度考虑。
年11月1日是苏联空军直接参加朝鲜战争的第一天。
这天中午,第28团的飞行员费奥多尔-奇兹中尉在我国安东地区上空,击落了一架美国F-51野马战斗机,这是苏联空军的开门红。
下午两点左右,塞米扬-费德洛维奇中尉击落了一架F-80喷气式战斗机。也就是说,在战争的第一天,苏联空军实现了在自己没有任何伤亡的情况下击落两架敌机,塞米扬-费德洛维奇中尉因首次击落敌方喷气式战斗机被授予红旗勋章。
第64歼击机团最值得骄傲的战例是年4月12日在鸭绿江铁桥上空的空战。
此役,美国空军出动了架飞机,迎战的苏联空军为60架米格战斗机,苏联人虽然人数少,但是却一直在压着美国人打。
在40分钟内击落了14架美军飞机,包括10架B-29轰炸机和4架F-80战斗机,而他们自己却没有损失。
这是大机群作战的经典范例,第歼击机师一战成名!他们的师长考日杜布本就是二战中击落62架敌机的王牌飞行员,曾三次获授苏联英雄称号,这场空战的胜利证明他不仅仅有勇,更难得的是有谋,受到了苏共高层的青眼相加。其指挥的第歼击机师在一年零三个月的参战期间击落架美军飞机,这是参战空军的最高纪录。
中国人民不应该忘记他们。
个人战绩排名前两位的分别是歼击师团团长叶夫根尼·格奥尔基耶维奇·佩佩尔亚耶夫上校和歼击师17歼击团团长助理尼古拉·瓦西里耶维奇·苏佳金。
前者不仅打下了23架飞机,还将一架美军最新型的F-86战机击伤迫降,这是苏军在朝鲜战场获得的最珍贵的战利品。后者也是战绩斐然,取得了击落敌机22架的战绩。
就这样,苏联空军越打越顺,打着打着竟被他们打出了一片“米格走廊”——从鸭绿江南岸直到入海口,成了美军飞机的“禁飞区”。
辉煌的战绩伴随着巨大的牺牲。
据苏方公布,苏联空军一共损失了架战机,名飞行员和人的地面保障部队,他们现在安眠在大连的苏军烈士陵园,当地地方政府设有专门机构来负责看护这个陵园。
除了直接参与空战,苏军的另一个任务是培训中国飞行员。
咱们的空军是年的十一月十一号才成立的,结果一年不到,就赶上了抗美援朝。
我们的空军完全是在战争中边打边练干出来的,如果没有苏联空军的指导和帮助,我们的空军可能不会发展得那么快,这自然是实话。
空军前司令员王海上将曾经这样说道:“刚开始的空战和后来的大机群作战主要是苏联空军打的”。
中国人自古以来学习能力就强,王海上将本人在朝鲜空战中击落美军战机9架,是一级战斗英雄。
其实早在开战前,中国政府曾反复警告美国人,如果美军敢打过三八线,中国绝不会袖手旁观。
当时印度驻中国大使潘尼迦是中间人(在抗美援朝之前,印度是国际公认的第三世界(第三世界的提法虽然是年才由毛主席提出。此处提前借用一下)国家代言人,不过打完这一仗以后,这一称号就归咱中国了)。
当时的总参代总参谋长聂荣臻和周总理也都通过他给美国人递话,重申了这一立场。潘尼迦耍了个小聪明,问总理,如果是韩国人自己越过三八线打过来呢?周恩来认为,那是人家自己的事儿,中国不会动。
就在这些警告声中,美国却只记住了那句“中国不会动”,说到底还是自命不凡的老大情节在作怪。咱中国也很无奈:我都和你说了,不想和你打,我是爱好和平的。但你既然把我当软柿子,就别怪我也亮剑了。
现在看来,抗美援朝是绝对的利大于弊的。
弊端无非是那几个:1.阻碍了统一的进程;2.耽误了经济建设;3.造成了人员伤亡。
但是,你不打这一仗,美国人就不会掺和台湾的事了吗?你不打这一仗,一旦美国人占领了整个朝鲜半岛,它就能让你安心搞经济建设了吗?用志愿军战士们的话说,我们打这一仗,是为了让后代不要再打仗。
抗美援朝刚打起来的时候,国人有些人确实不太看好,结果咱们志愿军和美国人打了几仗后,不仅没输反而都赢了,这些人也都跟着高兴起来,纷纷的有钱出钱有力出力;
在功德林监狱里关押的国民党将领有不少人在二战时就和美国人打过交道。
他们太清楚美国人的实力了,一开始并不看好这场战争,结果眼看着战局被志愿军扭转过来后,他们也改变了最初的想法,开始从自己与美国人打交道的经验出发,积极的建言献策;
工商业者和演艺界人士也慷慨解囊,为志愿军捐献飞机大炮;
全国的老百姓都被发动起来做炒面,做被服,支援前线。
整个国家都被团结到了一起,每一个人都深刻地意识到,这场仗不是给当官的打的,不是给朝鲜人打的,而是给咱自己个儿打的,给咱的子孙后代打的。
在我党的领导下,全国人民如身之使臂,如臂之使指,真正对“中华人民共和国”这七个字有了认同感。这是多少次宣传都达不到的效果,放眼古今,能做到这一点的,惟我党尔。
我志愿军在朝鲜战场上攻入汉城的时候,很多参战者都是原先的国民党军队。甚至有的还是参加过抗日战争的老兵,那时,距离南京大屠杀不过13年。
同样的一批人,以前是熊兵,现在是雄兵,这就是信仰的力量。
编者简介:宋小乐,一位90后奶爸,普通家庭出身,专职写作5年,靠自媒体写作赚到了人生第一桶金,与多家新媒体公司有合作。如果你对自媒体、写作、赚钱感兴趣,想每个月都能靠下班时间做副业、兼职,可以
转载请注明:http://www.abuoumao.com/hykz/5216.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