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国制裁,意外串起中俄印巴,金砖加石油的
现在的美国,正在身体力行地告诉世界,用制裁这种老旧过时的手段来实现自己的目标,是一件多么愚蠢的事情。制裁的前期,帝国霸权联盟一起落井下石,或许勉强可以被称之为卓有成效的“帮派爽文”,但这样的欢愉,显然不能支撑多久,照目前的情形来看,对俄制裁反而让俄罗斯在卧薪尝胆后绝地反击,实践出了一门“反制裁经济学”。
自四月份以来,印度不断加大对俄罗斯石油的进口,在美国等西方国家实施对俄制裁之前,印度还没有这么疯狂,恰恰是在制裁发生以后,俄罗斯一跃成为印度的前十大供应国之一。虽然在某些方面,印度受西方吹捧,态度变得暧昧不清,但在石油这件事情上,印方可是一点都不带含糊,坚决不接受美国的所谓“劝告”。
印度之后,巴西外交部长弗兰萨在接受采访时也表示,计划尽可能多地购买俄罗斯能源。从自身的发展看,巴西在对俄罗斯和白俄罗斯的化肥出口上,有较强的依赖。同时,俄罗斯也有着丰富的能源与资源,是石油和天然气的重要供应国。这一点巴西清楚,德国清楚,欧洲都清楚。
弗兰萨还强调,一方面,巴西必须确保有足够的能源,支撑本国农业和企业的发展,而俄罗斯就是可靠的供应国之一;另一方面,俄罗斯和巴西不仅是战略伙伴,同时也是金砖国家合作伙伴,同为金砖成员国,应当如此。
这样的应当,自然也少不了中国。尽管面临着冲突和制裁,中俄两国还是通过优势互补,进行了进一步合作,并且不仅限于能源上的贸易。比如在美国等西方科技企业退出俄罗斯市场后,中国企业在最短的时间内,填补了市场空缺;在重点策略的探讨上,中俄两国也拥有了自己的研究所。
西方的联盟倒是不少,但何曾有过这样的意识?往往是一起做坏事,为了利益分歧不断,一起做好事,又做不成,欧盟非盟,北约不约,集团难团,沙子是可以往一块堆,但会不会散,就难说了。
金砖国家,上合组织,集安组织,每个成员国都有自己的发展特点和合作诉求,也会不可避免地出现不同的意见,但大部分情况下,都会选择求同存异,尽量在组织内解决问题与分歧。反观西方联盟,对俄制裁,明明已经损害了大部分欧洲国家的利益,却还得顺着美国的心思一意孤行,最终也只能是一起提升生活成本,一起面临能源短缺,一起享用通货膨胀。
除了中国、俄罗斯、印度、巴西这四个金砖外,还有一个石油大国,不得不提,那就是被美国几度排挤的沙特。据美国媒体消息,美国总统拜登即将出访沙特,此前,拜登声称,这次访问,一为能源,二为对抗中俄。说白了就是能源短缺了,想找沙特提升石油产量,借此来稳固美国那岌岌可危的“优势地位”,从而进一步压制中俄两国的外交和贸易发展。
但是,拜登人还没登上飞机,沙特的官员就已经明确表态,称现在沙特和俄罗斯的关系,比以往任何时候都要密切,所以沙方不会轻易斩断与俄罗斯的联系,同时,也没有增大原油产量,去帮助美国化解能源危机的规划。话都说到这个份儿上了,拜登恐怕也没必要走这一遭了,毕竟年纪也挺大了,去了也无济于事,这么折腾,何苦呢?
随着伊朗、阿根廷、沙特等国的积极参与,上合和金砖的扩员指日可待。不难看出,美国独断专行,并没有让自己讨到多少好处,也并没有让自己的“小团体”更加坚固,反而让更多的发展中国家认清局势,选择了适合他们发展,能够承担起更多国际责任的组织。也让俄罗斯的能源,找到了最适合它的客户,所谓的制裁,或许让俄罗斯经历了一时的困顿,但照现在的发展趋势看,俄罗斯似乎也没太耽误挣钱。
制裁方得哼哧哼哧地跑到石油大国求能源,被制裁的一方却手握大批订单,所以,事到如今,美国究竟是在制裁谁,还真让人看得有些忍俊不禁了。
无论是个人还是集体,无论是买家还是卖家,巴西的一句“是金砖伙伴”道出的是组织内成员国应有的担当,体现的是与制裁对立的,能够实现共赢的价值观,彰显的是金砖不畏霸权,坚持共同繁荣的风骨。
相比之下,美国的手段是粗糙的,联盟是松散的,太过自作聪明,难免会物极必反。之前,就有欧盟成员国透露,自卢布结算令出台后,有不少欧洲国家,偷偷地使用卢布,来购买俄罗斯能源,以保障它们自身的能源供应,避免出现更大的能源危机,都是为了生计,在错误的集体决策面前,谁都得首先保障自己的国家利益。
到头来,美国制裁,不仅没有拖垮俄罗斯,反而意外地串联起了金砖四国,还让更多志同道合的国家参与进来,使金砖+的模式更加丰富,金砖+石油,也在不断地释放潜力。
独自认真地制裁,独自慢慢地堕落,独自沉浸式地体验经济的衰退,长此以往,美国恐怕真的落得个孤家寡人的下场。
转载请注明:http://www.abuoumao.com/hyls/8360.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