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老师到没落,俄罗斯手中到底还有多少武器
《从老师到没落,俄罗斯手中到底还有多少武器,是值得中国购买的?》
前言:俗话说“三十年河东三十年河西”,这句话用在今天俄罗斯的身上再适合不过。转眼间苏联解体已有31年了,年12月25日,昔日超级大国苏联轰然倒塌一分为十五,苏联就此不复存在。而作为苏联解体后的主要继承国,俄罗斯在苏联解体后继承了苏联的核大国地位(其余独联体国军的核武器要交俄罗斯全部销毁)、联合国五大常任理事国的地位、所有海外的大使馆、所有的外债等等。军事上,俄罗斯继承了苏联时代近70%的军事遗产(包括军工体系、武器装备、武装人员等等),其中继承的核武器超过80%,苏联解体后,俄罗斯一夜间成为世界第二军事强国,手中先进武器应有尽有,包括洲际弹道导弹、战略核潜艇、战略轰炸机、核动力巡洋舰、唯一一艘航空母舰、战略运输机和战斗机等等,在武器装备上可谓富得流油。
俄罗斯军队
一:俄罗斯的衰落
然而,苏联解体初期,俄罗斯并没能振兴经济,甚至面临着前所未有的经济危机。苏联刚解体时,俄罗斯共有1万亿卢布的内债和亿美元的外债。年,普京出任代总统时他曾这样说过“90年代,俄罗斯的国内生产总值几乎下降了50%,大概这是俄罗斯近年来首次真正面临沦落为世界二流国家,抑或三流国家的危险。”进入21世纪以后,俄罗斯推行一系列的改革措施,尽管稍有成效,一定程度上缓解了俄罗斯的经济危机,但由于长期饱受西方国家的制裁,俄罗斯在经济上并没有突飞猛进。年,俄罗斯的经济GDP总量仅有1.48万亿美元,相较于年鼎盛时期的亿美元,俄罗斯的经济7年时间下滑了亿美元,人均GDP从年的美元,下滑到年的美元。
年为俄罗斯GDP的巅峰时期
经济的下滑意味着什么?除了国家发展迟缓,国民生活水平降低以外。从军事上来说,经济的下滑意味着军费开支的下滑,意味着新型武器装备的研发、采购等更加迟缓,军队现代化发展的步伐面临着止步不前,甚至倒退的局面。年,苏联解体前夕,苏联的军费开支为.77亿美元。苏联解体后,俄罗斯的军费一直没有超过亿美元,年俄罗斯经济巅峰时期,俄罗斯的军费开支也不过亿美元,位居世界第三。
俄罗斯军费开支最高的时期出现在年,此后逐年压缩
但到了年,俄罗斯的军费开支仅有亿美元,年还将进一步压缩,预计将不足亿美元,全球军费开支排行榜中跌出前10。从中我们不难看出,俄罗斯的军费开支自年以来一直逐年压缩。加上年2月以来,俄乌战争爆发,西方国家对俄罗斯实施有史以来最为严厉的经济制裁,经济再次倒退将不可避免,军费开支再次压缩也将不可避免,届时俄罗斯军费很有可能会压缩到亿美元以内,面对这样一支庞大的军队,这点军费开支对俄罗斯来说更加是举步维艰,新装备研发、采购更是难上加难了,未来除了核大国地位,常规力量上恐怕难保大国地位了,这也是俄罗斯不得不面临的现实。
俄罗斯战略核打击力量
其中俄罗斯海军的发展就是最直观的体现,苏联解体后,俄罗斯继承了苏联海军近82%的海上力量。其中包括“库兹涅佐夫元帅”号航空母舰1艘,“基辅”级重型载机巡洋舰4艘和“莫斯科”级直升机航母2艘、“基洛夫级”核动力巡洋舰4艘,“光荣级”导弹巡洋舰3艘、“卡拉级”巡洋舰7艘,“无畏级”驱逐舰/反潜舰13艘、若干艘“克里斯塔I级”巡洋舰和“克列斯塔II级”巡洋舰、“现代级”驱逐舰14艘,另外还有大批辅助船只和潜艇部队,俄罗斯海军是当时的世界第二。
“库兹涅佐夫元帅”号航空母舰
然而,苏联解体后,俄罗斯由于军费开支有限,不得不将这些大型水面舰艇的规模进一步压缩,将所有的“基辅”级重型载机巡洋舰和“莫斯科”级直升机航母全部退役或出售,“卡拉级”巡洋舰、“克里斯塔I级”巡洋舰和“克列斯塔II级”巡洋舰也悉数退役。进入到本世纪,俄罗斯总统普京曾数次公开表示要振兴俄罗斯海军,不过由于俄罗斯经济一直没能实现飞速发展,军费开支连年压缩,使得俄罗斯振兴海军的想法只能成为梦想。
被卖到中国的基辅级航母
自苏联解体以来,俄罗斯没有自研,并建造过排水量超过吨的水面大型主战舰艇,30多年时间里,俄罗斯海军仅建造了2艘0吨的型护卫舰,6艘吨的型护卫舰,其余全部是千吨级的小型水面作战舰艇。加上苏联遗留下来的巡洋舰、驱逐舰、反潜舰等大型水面作战舰艇老化严重,部分已趴窝,难以继续执行战备巡航任务,只有“现代级”驱逐舰和“无畏级”驱逐舰/反潜舰两型吨位较大的舰艇尚能执行战备巡航,其余的绝大多数以小型舰艇为主。就连唯一一艘“库兹涅佐夫”号航空母舰的升级也一直遥遥无期,期间事故频发。
可以说,除了水下战略打击力量以外,俄罗斯海军的整体实力已大不如苏联解体之初。到年,如果俄罗斯经济不能实现飞速发展,扩大军费开支,俄罗斯海军的水面主战舰艇将主要以吨以内的舰艇为主,苏联时代的大型水面舰艇全面退役,届时俄罗斯海军除水下战略打击力量以外,将从世界一流海军滑入二流海军的行列,这就是俄罗斯海军的现状。为保持俄罗斯战略打击力量的大国地位,俄罗斯普京曾说过这样一句直观体现俄罗斯海军衰落的话“即使把克里姆林宫卖了,也要造出新一代战略核潜艇,因为这关系到俄罗斯的未来。”
俄罗斯经济和军事力量的衰弱,就是“三十年河东,三十年河西”的直观体现,尽管大家都说“瘦死的骆驼比马大”,但这个要瘦死的骆驼又还能撑得住多久呢?要知道,俄罗斯曾经可是中国武器装备发展前进道路上的指导老师,许多武器装备的发展或军工体系的建立都是在俄罗斯的基础之上完成的,而如今的中国,发展却与俄罗斯形成了鲜明的对比。
二:俄罗斯曾是中国装备发展道路上的老师
上世纪80年代,中国曾与以美国为首的西方国家有着短暂的蜜月期,本以为中国可以借助于西方国家关系改善的契机,通过装备引进、技术引进、合作、学习等方式改变中国武器装备落后的状态,当时中国空军与世界先进水平差距在30以上,美国空军已经全面换装F14“雄猫”、F16“战隼”、F“夜鹰”和F15“鹰”式等第三代战斗机,就连第五代隐身战机的发展也提上了日程。而中国空军主力机型还是歼6、歼7这样的二代机,歼8II的发展陷入技术瓶颈当中,海军的差距还要更大,记得当年美国太平洋舰队访问青岛,太平洋司令参观型驱逐舰时还说过这样一句不客气的话“这是我这辈子见过保存最好的古董。”可见,当时中国军队与一流水平的差距是巨大的。
中国空军的歼6战斗机
然而,正当我们希望从美国、英国、法国等发达国家引进装备和技术时,要么要价太高,要么不愿转让技术,还有的要进行技术阉割。很显然,西方国家除了想要挣钱以外,并不希望中国发展太快,甚至希望能够借此机会制约中国未来的发展。最终打算引进的先进技术或装备没能实现,就连合作开发的项目也失败了,如美洲虎坦克、和平珍珠计划(歼8II)改进计划也都以失败告终,虽然成功从美国引进了“黑鹰”直升机和LM燃气轮机等先进装备,但这些装备也仅仅解决了中国当时的燃眉之急,对中国武器装备的发展并没有提供实质性的帮助。
当年我国计划引进的幻影战斗机
进入到90年代以后,随着中苏关系的改善,中西方蜜月期的终结,以及年苏联的解体。让中国从俄罗斯、乌克兰等国手中引进先进武器装备成为了可能,并促进中国武器装备的飞速发展。我们先来说一下苏联在解体前夕为何愿意向中国出售武器装备,其主要原因我们认为有两点,一是迫于政治压力,急需在国际舞台上得到支持;二是迫于经济压力,出口武器装备向来都是一本万利的买卖,大批量出口先进武器装备能够有效缓解经济危机,同时改善两国关系。
其中,中国从俄罗斯采购第一批,且对中国航空工业带来实质性帮助的就是苏27战斗机。年12月24日,经过多轮谈判,中苏签署了24架苏27“侧卫”战斗机的军售合同,总价值30亿元人民币,同时合同金额的70%以易货交易形式支付。年12月25日,苏联解体后,作为苏联的继承国,俄罗斯继续履行苏27战斗机的采购合同。年6月27日,俄罗斯向中国交付了首批12架苏-27战斗机,其中包括8架苏27SK型战斗机和4架苏-27UBK战斗教练机。
同年11月8日,俄罗斯完成了所有24架苏27战斗机的交付,中国空军终于拥有了真正意义上的第三代战斗机,与西方国家的差距进一步缩小。据说,这批战斗机是俄罗斯在经济最为困难的时期制造的,由于合同金额只有30%是以美元的方式进行支付的,为缓解经济压力,俄罗斯政府将这笔钱用于经济建设上。而兵工厂工人的工资则将以易货换来的罐头、羽绒衣等以“实物工资”的形式支付。
年6月27日,中国接收苏27战斗机仪式
然而,中国空军要想从根本上改变落后的局面,仅靠24架苏27战斗机显然是不够的。中国空军还要引进更多的苏27战斗机,甚至要引进生产线和技术。年8月,中俄开始了第二轮苏-27战机谈判,这次谈判中国的目标主要是引进生产线和技术。不过起初俄罗斯方面以维持工厂正常开工及工人工作”为由,希望中国再购买48架苏27战斗机,才能讨论出售生产线和技术的谈判。年12月,中央军委副主席刘华清率团访俄,坚持要俄方转让生产技术,同时作为引进生产线谈判的“筹码”,同时表示采购的苏27战斗机可以用美元支付,很快俄罗斯方面答应中方采购第二批24架苏-27战斗机的想法,并基本达成苏-27生产技术转让的共同精神。
歼11战斗机
年4月和7月,俄罗斯分两次交付了第二批次购买的苏27战斗机,同年12月,俄副总理访华,与中方正式签下引进苏-27生产线的协议。根据协议,俄罗斯将授权中国沈阳飞机制造公司在15年内制造架苏27战斗机,同时提供发动机、雷达及电子设备、机载武器等,其中第一批的苏27战斗机机体等部件由俄罗斯制造,交由沈阳飞机制造公司组装,其余批次则逐步由俄罗斯方面转让技术和生产线在中国生产。
歼11战斗机
年,中国组装苏-27战斗机的工作正式立项,年12月16日,首架在中国组装的苏27战斗机首飞成功,标志着苏27战斗机的生产在中国取得了成功,并被命名为歼11战斗机。苏27战斗机的国产化,正式拉开了中国空军现代化的序幕,尽管当时俄罗斯向中国转让的苏27战斗机和生产线相对最先进的已有所老旧,但对于中国来说,苏27战斗机及生产线的引进,让中国航空工业进步了20年以上,为后续改进、发展新机型奠定了扎实的基础。为加速飞行员培训的进程,快速形成战斗能力,年12月3日,俄中双方又签署了订购28架苏-27UBKV2的合同,前前后后中国从俄罗斯采购的成品苏27战斗机就达到了76架,总价值超过25亿美元,加上引进生产线和相关技术,累计花费超过50亿美元。
中国空军的苏27战斗机
对于俄罗斯来说,这笔钱的到来极大地改善了共青城飞机制造联合体、伊尔库斯克飞机生产联合股份有限公司,乃至苏霍伊集团当时揭不开锅的局面,为兵工厂现代化升级、研制新战斗机和配套装备都打下了坚实的基础,同时这批战斗机的引进有效促进了俄罗斯经济和军工企业的发展,并带来了更多就业岗位。
歼10C和苏30MK2战斗机同框
除了苏27战斗机以外,年8月中旬,在中俄再次签署了采购38架性能更加优秀,且更侧重于对海、对地攻击的苏-30MKK多用途歼击机的合同,总价值18亿美元,这意味着苏30也落地中国了。1年7月,中俄双方又签署了采购38架苏-30MKK2的合同。3年1月,两国再次签署第三批24架苏-30MK2的购买合同,至此中国向俄罗斯采购了架苏30系列战斗机和76架苏27系列战斗机产品,总价值超过亿美元,加上苏27生产线的引进,后续中国又在其基础上改进衍生出歼11B、歼11BH、歼11BS等型号。
中国装备的苏30MK2
中国空军到5年装备的第三代战斗机总数接近架,成为全球装备第三代战斗机数量第二多的国家,加上此时歼10战斗机也顺利服役,中国空军至此进入了飞速发展的阶段。此后,在俄罗斯27、苏30和苏33舰载机原型等机型的基础上,又发展出了歼15“飞鲨”舰载机和歼16多用途战斗机,“侧卫家族”在中国衍生出了一个全新的家族。除此之外,这些战斗机的引进还促进了中国航空工业的飞速发展,为后续研制歼10B、歼10C、歼20、歼31等国产机型奠定了基础,同时从俄罗斯引进的空空导弹、空对地导弹、精确制导炸弹、机载雷达、发动机及其它设备为中国航空工业的发展打下了坚实的基础。
歼11BS双座版战斗机
如今,中国空军战斗机已全面实现国产化,不管是雷达、航电设备、机载武器,还是发动机均不再依赖外界,中国在俄制战斗机的采购上,除了后续采购24架苏35战斗机以外,中国空军再没有从俄罗斯采购过新的装备,五代机歼20已经走在俄罗斯的前列。中国空军也用20多年的时间全面实现了自主化和现代化,并走在世界前列。
中国海军
除了空军以外,海军俄罗斯对中国发展的帮助也很大,例如引进的现代级导弹驱逐舰、基洛级常规潜艇、毫米AK型双管舰炮,3M80日炙超音速反舰导弹,9ME施基利中程防空导弹、AK近防炮,卡什坦弹炮结合近防系统、音乐台,顶板,灯罩,低音帐篷等高性能雷达,S-F舰载直发射远程防空导弹系统、卡-28反潜直升机和卡-31预警直升机等等,为中国海军装备的发展起到了非常重要的作用。由于篇幅有限,这里我们就不一一赘述了。总之,俄罗斯可以说是中国军队走向现代化的启蒙老师,如果没有俄罗斯这些装备的引进,中国军队现代化发展的道路还要漫长许多。
三:那么时至今日,俄罗斯军队当中还有值得中国购买的武器装备吗?
常规武器装备上,可以毫不夸张地说,中国不管是陆军、空军,还是海军均已全面超越俄罗斯。像图“白天鹅”、图22M“逆火”轰炸机、有“亚森级攻击型核潜艇”以及“北风之神级战略导弹核潜艇”等战略武器俄罗斯又不对外出售,像航空发动机上的短板如今又真被中国逐个突破。所以,在常规武器装备上俄罗斯尚值得中国购买的已为数不多,剩下的恐怕只有S防空导弹了,也是未来唯一有可能从俄罗斯购买的一型装备了。同时,现阶段俄罗斯在军火市场上相对又竞争力的也只有防空导弹,如S型防空导弹,包括中国、印度、土耳其等国家都有购买,其总出口额超过亿美元,另外还有一大批潜在购买客户,S的出口量则还要更多。
S防空导弹
S防空导弹系统
相较于S和S防空导弹而言,俄罗斯最新服役的S防空导弹性能还要更优秀。该导弹能同时锁定10个目标攻击,S-仅能锁定6个,最大射程千米(拦截导弹)/千米(拦截战机),最大射高-千米,可拦截飞速速度15马赫的飞行目标,雷达最大探测距离更是达到了惊人的0千米,有类似美国战区高空防御导弹的拦截能力,相较于我国最先进的红旗9B,在性能上更加突出。同时,俄罗斯也曾数次公开表示愿向中国出售S防空导弹,未来我国不排除有购买的可能,以此来强化中国的防空能力,并为中国发展更先进的防空导弹提供借鉴。
(潜望者年3月24日著,未经授权请勿转载,抄袭必究!)
转载请注明:http://www.abuoumao.com/hytd/4773.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