钢价还有趋势吗还好做吗
马上清明节小长假了,钢市又火了一把,随着北京急速上涨50元,一线螺纹报价达到元附近,至此,全国一线螺纹价格多数报价都在元/吨关口之上了,至于二三线资源,甚至有低于这个价格的,也着实涨了一些了。更离谱的是,江苏的方坯接近直追螺纹。这么高的价格,越来越多的电炉亏损而减产、停产,市场一些矛盾和不寻常现象值得我们反思。不得不说,目前运行到这个价位,也基本比去年同期略高一些的价格了,属于偏高水平运行。但即便这样,还没有停下来的意思,疫情很严重,3月份来几乎新增往3万的感染数据冲,作为板材最大的资源流转交易中心上海,也被按下暂停键。
做多钢价已经成为信仰?
唐山疫情封城后,市场短暂发生了铁矿下跌的影响,但随后疫情解除变成利多,疫情后需求爆发是利多,限产停产是利多,复产还是利多,需求差保经济任务、出刺激政策还是利多,俄乌冲突持续大宗能源高企还是利多。现阶段市场里,多数消息都被解读成利多,仿佛看多做多成为了一种信仰。目前一些机构,对节后行情也多数仍然是看多,看涨。
这给人一种无形的感觉,做多就对了。问题是,这个价格,下游终端都接受了吗?工程机械、汽车产销下滑,制造业PMI刚刚降下,某部委找钢厂谈话了解状况,要让给下游制造业让利。而且现在的情况是,涨价多停留在钢厂、贸易商端,加上疫情因素并未有效传导到下游。很多都是上游通知涨价了,跟着涨价,货也没卖出去,意义不是很大。当然也有很多期现公司或者做套保的,不管是怎么套,找货拿货积极性还是很大,也有部分市场终端采购量有增长,但不是整个终端都是这样。涨价的成果并未有效传导给下游,或者被下游接受。因为疫情受阻,部分需求延迟,你也不知道需求接受程度到底如何,只能试探着一点点往上磨。
现在就是这个节奏,温水慢涨,这个现象要值得注意。
涨价的底气在哪?
首先在原材料,要从原材料看,涨幅比钢材大的多。PB粉青岛港已经又回到元大关了,遥想去年11月才多元,已经上来多元了。焦炭年后已经涨了4轮了,前阵子山东有钢厂想联合山西钢厂提降一轮都没实现,这又有消息说节后要拉起第五轮提涨。不管涨不涨,能不能实现,但盘面主力焦炭已经到了元关口了,炒的比现货还高。一路不断上涨的原料,逼停电炉,减少高炉利润,钢价看似越来越高了,但利润越来越少了,真心是赚了个寂寞。矛盾解决了吗?工业高成本利于稳增长吗?大家心里都清楚。
其次是国外价格高,出口好转。某大公司一个部门一个多月销售出口了万吨的量,某些钢厂3-4月份出口订单增加了很多,甚至有钢厂一口气4月份热卷涨价元,有了底气。不缺单子,出口赚外汇创收。这说明国内外差价还是有的,空头不敢空啊。出口利好的边际影响还在,这也会延续到4月份。
第三就是坚定看好5.5的GDP会不遗余力的保证完成,刺激政策、宏观调控、各种利好还在路上,坚定看多做多,这是信仰。
第四因素就是国际能源危机与能源价格高位,这也是利多工业品价格。不过越来越难以承受,意大利卡车司机罢工,法国民众质问领导人,德国制造业盈开始下滑,各国还在为能源结算用不用卢布争吵不休,却不知产业、就业、民生问题已经相当严重。
此外,基本面那点事,就不用说了,库存了,产量了,都有的是故事。
那么节后涨价市场就好了吗?
好归好,但不等于好做。可以参考年疫情刚来的时候,钢价短暂下跌后,刺激政策出台在库存高到多万吨的时候,也照样涨,走出中国特色的价格路线。那个时候国外基本是往下走的。也可以参考去年价格暴涨到5月份然后暴跌。不同的是,今年3月份开始新一轮疫情比去年严重,接近前年。而房地产不如去年,需求形势,产业链结构、国外形势、背景更为复杂。
多的价格高吗?相对于原材料、相对于欧美的价格,不高。人家的CPI能通胀到百分之七、八,一美元当一人民币花,但是我们不能啊。多元的价格低吗?不低,过去20年,有几年的价格在元之上?多的价格还有趋势吗?看跌不好跌,看涨呢,涨到去年的高位,算趋势吗?这个趋势能成立吗?好做吗?真要到了,官方会放任涨吗?不好做是真的,担心被套、担心成接盘侠,担心空间、担心钢厂追涨快,疫情发货、到货都不畅,稍有不慎,货还没到,又陪了。最怕赚了个寂寞。
节后的市场,不好做,就多看看吧。
转载请注明:http://www.abuoumao.com/hytd/5032.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