寒潮天气席卷欧洲,会不会加快天然气用卢布
卢布在前几天一夜回到了战前水平。
主要原因是因为俄罗斯要求:凡是从俄进口天然气的国家,就必须采用卢布结算,
这对于前不久众多抛售卢布的欧洲国家来说,无异于釜底抽薪。
可试想一下,在有损自己利益的前提下,欧洲各国肯定不愿意买账,并且态度强硬坚决不用卢布结算。
不得不说俄的这招的确是漂亮,毕竟用他国的货币来结算本国的贸易,始终是在被人牵着鼻子走。
稍有不慎可能就会影响经济发展,甚至会直接面临被冻结资产的风险。
所以,相较于其他国家的货币而言,用卢布结算就要安全可靠得多。也就是说,进口俄天然气的欧洲国家,只要能够保证使用卢布结算,就能够确保在寒潮来临之前让他们正常使用上天然气。
不过话又说回来,刚刚大量抛售完卢布的欧洲各国肯定不愿意妥协,一方面在负隅顽抗的同时,一方面还在积极找寻下家。
所以说,使用卢布结算天然气的进程就一直这样拖着。
其实无论是军事还是经济,都讲究天时地利人和。
好巧不巧的是,在最近几天北极地区与大西洋北部的寒流相遇了,并且已经进入了欧洲腹地。
截止目前,法国、英国、比利时等相对靠北的欧洲国家已经迎来强降雪天气,而靠近东部与南部的几个国家也相继出现了雨雪天气。
不仅如此,根据气象部门的预测,欧洲此次寒潮天气仅仅只是开始,大概率将会延续到四月下旬左右。
也就是说欧洲在接下来的十几天内大概率都会经历恶劣的寒潮天气。
根据统计数据显示,4月4日法国迎来了75年以来的最低气温——零下9°C。
欧洲多以温带海洋性气候为主,常年湿润多雨,像这种气温达到零下的情况极为少见。
所以说,欧洲每次经历雨雪天气,农作物、基础设施、电力设施等都会受到一定程度的损坏。
尤其是在这种寒冷的环境里,天然气与电力供应显得尤为重要。
不过话又说回来,极端低温天气导致许多供电站不能正常工作。
所以这也是为什么每当极端恶劣天气来临的时候,欧洲部分国家的电费就要上涨的原因。
有的甚至会从别的国家借电。
欧洲的天气与我们恰好相反,这个时候他们应该正处于一年中最寒冷的时候。
不过欧洲各国原本以为用不上天然气了,但恰巧天公不作美。
现在倒好了,寒潮天气席卷了整个欧洲。
实话实说,欧洲各国除了俄罗斯以外,天然气资源极度匮乏,一般只能通过进口来维持本国天然气的供应。
但是俄罗斯要求使用卢布结算天然气贸易,如此一来老百姓的生活成本就会增加,但出于寒潮天气的影响,根本不可能优化掉这部分成本。
所以,在使用卢布结算天然气以后,欧洲居民每月的生活成本将增加-欧元。
所以出于种种原因与各种压力,部分欧洲国家已经开始选择妥协,同意用卢布结算天然气。
第一个妥协的国家是斯洛伐克,由于国内天然气资源极度匮乏,全国85%的天然气基本都依赖于进口。
所以,俄罗斯想用卢布结算天然气,他们也只能硬着头皮欣然接受,不然吃饭取暖都将成为问题。
俗话说识时务者为俊杰,与其干耗让问题得不到实质性解决,还不如直接妥协,同意用卢布来结算天然气。
有了第一个,在权衡利弊以后就会出现第二个、第三个……
其实欧洲各国也想摆脱进口俄的天然气,甚至已经与其他国家达成协议。
但远水毕竟解不了近渴,寒潮天气降至,重新铺设管道根本不现实。
就在不久前卢布贬值之际,许多欧洲国家想借此机会抛售手中多余的卢布,而现在卢布价值回升,还被要求用卢布结算天然气。
所以他们也只能忍痛再买回来。
根据统计数据显示,在3月底左右,卢布大约可以兑换6.24元人民币,而到了4月份以后,元卢布已经能兑换7.79元人民币了。
从数据来看,的确升值不少。
就这样一反一覆,欧洲各国购置天然气的成本可能增加了不少。当然,俄从中也将会获得不小的利益。
也就是说,目前的天然气市场的确是由卖方说了算,议价权并不在他们自己手中。
所以只要他们还想进口天然气,就只能接受来自汇率方面的利差。
不得不说,俄这次的确占尽了天时的优势,寒潮天气无形之中推动了用卢布结算天然气的进程。
转载请注明:http://www.abuoumao.com/hytd/5266.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