赫鲁晓夫22岁时发现自己少白头,为啥不忧
赫鲁晓夫有个糟糕的童年。
当他上了一两年学,能够数30个数时,他的父亲就劝他放弃学业,转而放羊放牛。
不过,他仍然坚持了下来,最后上完了小学。
这个完整的小学教育,恐怕是赫鲁晓夫一生最正规的国家学历教育了。
是的,之后他再也没有系统地上过高中、大学。
但这并不影响他成为国家领导人。
这是为何?
赫鲁晓夫一、15岁赫鲁晓夫的梦想
年,14岁的尼基塔·赫鲁晓夫,随父母外出务工,在距离老家卡利诺夫卡五六百公里远的一个煤矿,安顿下来。
这个地方叫尤索夫卡,现在叫顿涅茨克,在乌克兰境内。
年,英国佬与沙皇政府签订协约,在此建造钢铁厂,生产铁路铁轨等。
尤索夫卡上属顿巴斯,是乌克兰最大的煤炭生产基地。
这里是劳工的海洋、黑炭的世界、喷雾烟囱的竞技场。
赫鲁晓夫的父亲,在这里比较容易地找到了一份体力活。
母亲为别人洗衣服。
14岁的赫鲁晓夫,在这里最初干的是“老本行”——为地主家放羊放牛,兼照看花园。
赫鲁晓夫小时候不久,他有了一份更适合他的工作,煤矿锅炉清理工。
有一定力量,又身材瘦小,方便跳到烟囱里,用铁棍将炉渣清理出来。
当然,每次都是一身灰。
又干了一段时间,锅炉车间需要学徒,他趁机报了名,进入了车间。
赫鲁晓夫有个天生的优势:脑子好使,计算快。
小学时,他日常生活中的计算能力,已经引起了老师的注意。“我计算快,能很快弄清楚他们提出的问题,然后通过心算得出结果。”
这为他带来了很多机会。
老师需要进城办事,有时候就委托他去办。
现在,在车间,他这个优势又引起师傅的注意,当学徒实习期结束时,师傅说他可以选择当一名车工,或者钳工。
车工是某一车床上的工人,负责该段车床的运转生产;
钳工是修理切削装备零件的,是个掌握机械运转和技术的修理工,整天拿个虎钳不离手;
赫鲁晓夫毫不犹豫地选择了钳工,这是他梦想了很久的职业。
因为一个车床只能造一种零件,而一个钳工,却可以组装所有的设备。对他来说,这种工作“好像是给机器赋予了生命”。
同时接触的机器和人物也多。
舞台大,梦想就大;
梦想大,舞台也越来越大。
经过简短的培训,师傅终于给了他一把老虎钳和其他工具。
这是标志性的“毕业典礼”,心情无比激动,犹如唐三进入了怪物学院,晋升了武魂环。
从此,15岁的他,正式成为一名骄傲的工人。
二、赫鲁晓夫的3个特点
工人,是那个时代“伟光正”的身份。、20年代的他们,改变了世界,革新了文明。
不过此时,赫鲁晓夫还是一个进步中的少年。
在劳工社群中,年轻的工人赫鲁晓夫,除了数学好之外,还有3个特点:
一是好说话
说话,是一个人语言表达能力的表现。
有一种人,在上学时就不自觉地形成了话唠,他的话总能成为议题,而且是大家喜欢听的那种。
赫鲁晓夫在和大家相处时,喜欢开玩笑,也总能形成话题,有谄媚的传记称,此时的他,是大家心目中“灵魂式的话题人物”。
二是好跟年长的人接触
有人心理年龄年轻,有人显得老成,赫鲁晓夫宁愿和年长的人呆在一起,也不愿和同龄人相处。
这是早熟的表现。
三是激进
在小学老师家,他就开始接触违禁政治书籍,此时当工人之后,他接触的劳工领导和进步组织机会更多了。
一个党派组织对他很有吸引力,他总从那里得到先进的理念,由此丰富了他的讲话,演讲也更加激进。
年之前的劳工运动,是相当危险的。
赫鲁晓夫表现活跃,好演讲,还组织为被杀的劳工捐款等,2次被单位解雇。
不过,他总能很快又得到一份新的工作,继续干修理。
多年后他不无骄傲地说,此时的他,已经在厂区和工友间小有名气,“每当他们想改善条件,或者提高待遇时,工人们就推选我作为他们的代表,去与老板交涉。”
勇气、技术、智慧,以及渐渐积累起来的声望,为他带来了越来越多的机会。
赫鲁晓夫和妻子的新婚照片三、赫鲁晓夫的工资比普通人高两三倍
虽然他个头不高,其貌不扬,但仍然赢得了姑娘们的芳心。
在铁路连接起来的几个煤矿环绕的尤索夫卡,有七八万人口,矿区生活配套完备。
从小学到高中、从医院到剧院,年前,生活区已经相对成熟。
他看中了一个工人师傅的妹妹,姓皮萨雷夫,叫叶夫罗西尼亚。
她红头发,有雀斑,但很可爱,比他小2岁。
他经常去这个师傅家,和他女儿接触。
他的孔雀绽屏,是秀能力。作为一个技术工科男,他会改造自行车,修废摩托,还会用工资买时髦的照相机和手表。
加上爱说爱笑,性格开朗,有技术和工作声望加持,瘦小的他,很快在皮萨雷夫家,成为“很有魅力”的人物了。
几个女儿私下议论他:
“身材瘦小结实,心灵手巧,什么都会干,能和父亲一起修房子,并总是衣着整洁。
“而且他不喝酒,也不抽烟,没有任何坏习惯……”
年,20岁的赫鲁晓夫,与18岁的叶夫罗西尼亚结婚了。
这是他的首次婚姻。
3年内,他的女儿和儿子先后诞生。
此时的他,在尤索夫卡已混迹10年。
赫鲁晓夫和他的子女从一名放牛娃到工人阶级的小康之家,浩瀚的煤矿工厂,林立的烟囱排出的遮天蔽日的浓烟,给了他打怪升级的空间。
年发生的第一次世界大战,也没能影响他的安稳生活。
这是因为他是一名经验丰富的钢铁工人,国家需要技术性人才,因而被免去了兵役。
喜欢接触年长者的赫鲁晓夫,现在看上去越来越成熟了——22岁,他的头发已经开始变白。
这或许是个人体质不同,22岁少白头,一般人都会感到恐惧和不安。
但赫鲁晓夫却感到放松和欣慰,因为这让他看起来更加老成持重了。
多年后,当他在维也纳和美国总统肯尼迪会晤时,他说自己喜欢那种成熟心智的人,年轻时,如果谁认为他比实际年龄要小,他就会很生气。
看起来,少白头成了他梦想中的男子成熟的标志,所以他才不忧反喜。
此时的赫鲁晓夫,已经积累起了人生的第一桶金,迈上了飞黄腾达的第一个台阶。
由于出色的工作,他得到了很高的工资和优厚的待遇。直到晚年他还能骄傲地告诉自己的儿孙:
“当时我的工资是30个金卢布,是普通工人的两三倍。
“由于我有高技术的工作,我马上有了一套公寓,公寓内有起居室、厨房、卧室和餐厅……”
此时的他,儿女双全,家庭幸福,事业美满,是一个不折不扣的工人阶级的中层之家。
年,当上苏联最高领导人的他,曾出访美国。
与纽约市长尼尔森交谈时,尼尔森旁敲侧击,问他为啥当年他不和许多高职一样,移民到美国来。
“20世纪初,有50万俄罗斯人为了追求自由与机会,移民到了纽约……如果你也那样的话,你就会成为迄今为止我们最大的商会之一的主席。”
赫鲁晓夫说:
“不要跟我说这些,他们来到这里,只是为了更高的工资。我差不多也和他们一样,我也认真考虑过此事。”
赫这段斩钉截铁的表述,从侧面印证了尤索夫卡期间,他优厚的工资待遇,即使移民美国,也对他没有什么吸引力。
赫鲁晓夫的青年发迹史,是一个草根到小康的理科生路线,高级工程师或许更适合他未来的发展,但他最终走向了权力的宝座。
这是为何呢?
请继续
转载请注明:http://www.abuoumao.com/hyfw/3987.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