虽然去了两次都没吃饱,但还是想把这家馆子
某天在某点评刷到一家新开的素食馆子,不抱期待地点进去看了看——阿洲厨房。
瞄了眼图片,有惊喜。
再看了眼价格,一位,好像我又吃得起了。
约了饭友,啃完大半只弥勒的卤鸡,再嚯一杯喜茶,再吃一些水果,跑来吃晚饭,时间刚刚好。经验告诉我,纯素的馆子一般建议饭后吃,当然也可以饭前吃。
阿洲厨房丨昆明
阿洲厨房开在翠湖边的改造的老房子里,入口稍微有些战后风格。
和之后电梯到六楼的餐厅环境形成鲜明对比,用饭友的话说大概就是:电梯打开的一瞬间我以为我不在昆明。
倒也是,卫生间用Aesop的洗手液,LeLabo的护手霜(尽管是ForPARKHYATT),以及在每一处不太重要的细节上都用了不错的材料。我一直认为,愿意在客人不太容易注意到的细节上下功夫的餐厅,通常不会差。
入座,餐具的质感和摆放非常到位。
的套餐包含12道料理和一道隐藏料理。
先上的面包,面包是OK的,要是上桌之前热一下就更好了。作为纯素餐厅搭配的油醋汁,总是比不过黄油好吃。
01前菜三道
牛油果泥脆片
第一道菜往往决定了后续的期待,调味是丰富的。第一次去的时候,脆片有些回软,口感差了些。
灰树花脆皮海苔卷
海苔裹着树花,层次感是丰富的,不过树花作为一种长在树干上的青苔,吃的时候总有一种抱着树在啃的错觉。
椒麻之草芽竹毛肚
前菜里最惊艳的一道。
椒麻的调味就很容易讨喜,用的材料口感也讨喜,自然好吃。一直期待云南的食材能有一些新的做法,在这里吃到了。
02汤
鲜松露胡麻姜养生汤
上桌前刨上新鲜的云南松露,汤本身的滋味足够鲜美厚重,云南的松露香气有些弱反倒成了配角没多少存在感。
0蔬菜
荷兰豆仁,杜松子配羽衣甘蓝酱
素得有些打头
荷兰豆仁和松子的组合有趣,羽衣甘蓝酱处理得也不错,就是黑松露的泡沫有些寂寞。
04豆腐
秘制老豆腐配红烧野生菌/香椿苗
好吃到犯规的豆腐!
整坨的牛肝菌口感厚实,炖的时间到位,滋味由内而外地透彻好吃。老豆腐和腐竹吸满了汤汁,红烧口味做的不熟任何一家红烧肉专门店。
下面的汤汁要是配一点儿米饭就更到位了。
05土豆
马铃薯慕斯配自制素蟹黄/蟹籽
也太好吃了,土豆泥处理的到位,极其细腻且略带胶质感。
就是素蟹黄/蟹籽对我来说有些画蛇添足的意思,能体现产地风土特性的土豆泥就已足够优秀。
卢布松的土豆泥不加足够的黄油和奶油应该是没有阿洲的好吃。
06菌菇
果木烟熏菌菇佐甜酱
羊肚菌和舞茸,香气浓郁,烟火气十足。
福和慧的炸舞茸是时隔两年都能回忆起来的鲜美多汁。
07主食
香椿酱青头菌饭配鲜笋蚕豆
一锅“洋芋焖饭”用素菜做到极致的样子。
尽管青头菌和香椿酱的味道弱了一些,但锅气到位,大米又选得好,对于碳水爱好者来说就是yyds。
对了,饭是无限续的,这里是你唯一一次机会可以不太饿的离开阿洲厨房的机会,请珍惜。
牛肝菌松露酱水晶蒸饺
这是黑松露第几次出现了?
上桌前会放一个自热包在蒸笼下面进行持续的加热,尽管只是一口的包子,但仪式感很到位。
08甜品
巧克力豆面糯米卷
驴打滚没错了,但如果加一个通海的段子就是一道妥妥的云南甜品。
黑芝麻焦糖杏仁布丁
一道中规中矩的甜品,薄薄的一层布丁完全不用担心热量超标。
09隐藏料理
草芽米线
这道菜不在菜单上,最初似乎是『隐藏菜单』,后面似乎都是默认的饭后主食了。
调味杂糅了多地的特色,米线似乎和云南大部分米线质感不同但口感是不错的,配上旁边的素酱颇有『划大碗』的感觉。
饭后主厨出来询问了用餐体验,才得知原来主厨阿洲是东北人,把纯素的云南食材演绎得如此有趣也算是惊喜。
前后连续去了两次阿洲厨房,第二次的出品比第一次优秀很多,说明餐厅也在营业中不断进步优化调整,现在去也许会更优秀了。
虽然都没吃饱,但综合考虑料理的创意和性价比,是非常值得推荐的。
只是阿洲厨房似乎没有应季更换基础菜单的意思,所以如果每次去都点的套餐,吃到的东西基本都是一样的。
等什么时候有钱了去试试98的套餐吧。
阿洲厨房
转载请注明:http://www.abuoumao.com/hykh/3378.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