俄乌冲突第97天,泽连斯基满世界要钱
俄乌冲突已经来到了第97天,对乌克兰来说,战况可以说是越来越不容乐观了。按照这个速度,俄军有可能在短时间之内拿下北顿涅茨克,从而对卢甘斯克实现完全控制,到时候,俄军就会将多余的兵力投入到顿巴斯,拿下斯拉维扬斯克等战略要地,最终攻占整个顿巴斯。
30日,俄罗斯国防部透露,过去一天,俄军摧毁了乌克兰64个指挥所、多个军事据点、55个炮兵阵地和15架无人机,此外,俄军还炮轰了地处尼古拉耶夫的造船厂。
乌克兰表示,俄军已经攻入了北顿涅茨克,正在与乌军进行巷战。
乌克兰国防部表示,俄军的攻击已经达到了最大强度,乌军正在沿着整个接触线和俄军交火,俄军还用大炮轰炸了乌军阵地。
俄军采用了逐个击破的战术,猛攻北顿涅茨克的同时,在伊久姆和红利曼等地放缓了进攻,越来越多的重武器被部署到了卢甘斯克北部。普京的态度很明确,那就是必须啃下北顿涅茨克这根硬骨头。
事实上,乌军一开始是可以选择撤离北顿涅茨克的,因为部分补给线被切断、北约武器尚未抵达顿巴斯前线等原因,乌克兰也考虑过“要不要及时撤兵”,但最终还是做出了“战斗到底”的决定。
某种程度上说,乌军已经退无可退,俄军攻占了几乎整个红利曼,如果北顿涅茨克失守,接下来,乌军能据守的重要军事堡垒将屈指可数。
顿巴斯前线的交战,比想象中的更加残酷,俄乌都付出了巨大伤亡,除了背水一战,乌军几乎没有别的选择。
战场之外的较量同样值得注意,又有3个新的动向。
一,泽连斯基满世界“要钱”。俄罗斯控制着乌克兰的粮仓赫尔松,乌克兰的工业基地,即顿巴斯,正面临着战火纷飞的局面,且俄军还控制着黑海和亚速海,乌克兰无法从黑海出口粮食。
经过长时间的交战,乌克兰财政早已不堪重负,除了求助美英欧盟,泽连斯基实在想不出更好的招数。
30日,乌克兰透露,过去3个多月,乌克兰已经收到了西方国家提供的65亿美元帮助,所有资金都已投入预算,但在当下,乌克兰每月仍需要至少50亿美元援助。
泽连斯基曾喊话国际货币基金组织、世界银行和世界各国,强调俄罗斯对乌克兰经济造成了毁灭打击,乌克兰每月需要70亿美元才能维持正常运转。
显然,在美欧提供一定资金后,乌克兰缓解了燃眉之急,但泽连斯基仍然倍感头疼,天下没有免费的午餐,美欧援助乌克兰都是有条件的,更别说美欧也没怎么慷慨解囊。
再说了,每月50亿美元可不是一笔小数目,过去3个月,西方只为乌克兰提供了65亿美元,接下来还想满世界“讨钱”的泽连斯基,没准会踢到铁板上。
一旦战争演变成旷日持久的对抗,经济基础就显得非常重要,这恰好是乌克兰的缺陷,毕竟战场是在乌克兰,俄罗斯本土却没怎么受到战火影响。更重要的是,通过“卢布结算令”,俄罗斯经济稳住了阵脚,加上全球粮食和能源价格飙升,俄罗斯可以说是收获颇丰,更别说连赫尔松都开始向俄罗斯出售粮食了。
俄罗斯既可以打能源牌,还能在乌克兰“以战养战”,相比之下,财政捉襟见肘的乌克兰,多多少少都有些力不从心。
打铁仍需自身硬,靠谁都不如靠自己,乌克兰一味将希望寄托在别国身上,终究是行不通的。得知道,因为替乌克兰提供大量军事援助的原因,白宫已经受到了谴责,虽然反俄在美国是“政治正确”,但拜登也不得不顾及美国民众的感受。
就现在来看,美欧提供给乌克兰的帮助,仍然集中在军事领域,在战争画上句号之前,美欧不怎么可能为乌克兰提供大量经济帮助,因为美欧看不到回报。
等到乌克兰开始战后重建,这一状况或许能得到改变,但在当下,乌克兰还是自谋出路吧,比如对欧盟出口粮食。
二,拜登被迫对普京让步。30日,拜登表示,美国不会为乌克兰提供能够攻击俄罗斯本土的远程火箭炮。这意味着,此前美国透露的“可能为乌克兰提供射程达到公里的远程火箭炮”,只是试探俄罗斯的表态。
对于拜登的表态,俄乌作出了截然不同的反应。
梅德韦杰夫强调,拜登的这一决定是理智的,乌克兰却认为,如果美国不为乌克兰提供远程火箭炮,乌克兰将很难取得军事胜利,对乌克兰来说,武器至关重要。
乌克兰表示,哪怕只有少量的远程火箭炮,也能够改变目前的战况,因为乌军可以更好地抵御俄军的远程攻击,没有远程火箭炮,前线乌军或许可以稳住局势,但乌克兰有可能会失去卢甘斯克、顿涅茨克与赫尔松。
乌克兰有乌克兰的考量,但拜登有自己的担忧。如果乌克兰使用美国提供的远程火箭炮,对俄罗斯的重要目标发起攻击,俄罗斯绝不会忍气吞声,如果普京决定以牙还牙,到时候美国怎么办?
在乌克兰看来,要想扭转战局,最重要的就是获得能够反击俄军的重武器,否则的话,乌军便只能被迫据守阵地,俄军仍然拥有进攻的主动权。
拜登之所以会让步,是因为俄罗斯发出了警告。俄罗斯驻美国大使安东诺夫表示,美国应该知道,美国正在越来越深入地卷入乌克兰危机,这会给全球安全带来难以预料的后果,希望美国不要挑衅俄罗斯。
安东诺夫认为,如果美国为乌克兰提供远程火箭炮,局势就会变得更加糟糕。
梅德韦杰夫表示,如果俄罗斯城市遭到攻击,俄军必然会报复那些决策中心。
明眼人不难看出,梅德韦杰夫之所以没有明确说“乌克兰决策中心”,主要是为了威慑美国。
在俄罗斯态度强硬的情况下,拜登被迫对普京让步了。
类似的例子有很多,美军上将米利多次暗示,美军正在做进入乌克兰的准备,目的是为了保护美国驻乌克兰大使馆的安全。然而,在俄罗斯释放强硬信号之后,美国没有采取实际行动。
原因很简单,美国挑起俄乌冲突的目的,原本就是为了坐收渔利,乌克兰只是美国用来攫取利益的棋子,从始至终,美国就没想过替乌克兰挺身而出。如果因为帮助乌克兰而彻底激怒俄罗斯,美国有可能会得不偿失,毕竟普京的耐心是会耗尽的,而且俄罗斯拥有足以摧毁美国重镇的核弹头。
一心想让美国对乌克兰伸出援手,到头来却是替美国利益买单,对乌克兰来说,这其实是一种悲剧。
三,一不做二不休,普京决定给荷兰“断气”,下一个遭殃的有可能是丹麦。30日,俄罗斯以“荷兰拒绝用卢布结算俄罗斯天然气”为由,宣布从31日开始对荷兰停止天然气供应,直至荷兰做出改变。
俄罗斯还对丹麦发出了警告。原来,俄罗斯与丹麦签署的天然气协议,会在31日之后失效,但丹麦仍然想用欧元结算,俄罗斯对此倍感不满。
迄今为止,俄罗斯已经对波兰、保加利亚、芬兰和荷兰断供了天然气,如果丹麦拒绝让步,普京有可能会把心一横,让丹麦成为第五个被俄罗斯“断气”的欧洲国家。
值得一提的是,嘴上说“绝不会对俄罗斯低头”的德国、奥地利和意大利等十多个欧盟成员国,现在都在用卢布结算俄罗斯天然气。卢布之所以能持续走强,与欧盟成员国被迫用卢布结算俄罗斯天然气密切相关。
从这个角度看,普京推出的“卢布结算令”,的确收获颇丰,俄罗斯也没有“出尔反尔”,该制裁的几乎都制裁了,接下来就看丹麦怎么选择了。
既有该出手时就出手的气魄,又有纵横捭阖的谋略,普京确实很不简单。
转载请注明:http://www.abuoumao.com/hykh/3920.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