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物把医学当妻子,文学当情人的契
人物作家:把医学当“妻子”,文学当“情人”的契诃夫
▲安东·巴甫洛维奇·契(qì)诃(hē)夫(年1月29日-年7月15日)
契诃夫的简介
年1月29日,俄国著名短篇小说家和剧作家契诃夫出生。他是世界三大短篇小说家之一,另外两个是法国的莫泊桑和美国的欧亨利。托尔斯泰对契诃夫有非常高的评价,称他是“散文界的普希金”。契诃夫和托尔斯泰是好朋友,时常通信、互访。后来他们都移居雅尔塔,在那里比邻而居。契诃夫“爱托尔斯泰甚于爱任何人”。
契诃夫堪称高尔基的老师和伯乐,他们通信很多,契诃夫总是针对高尔基的小说讲几句,“您作品中的修饰语太多”,“您应该多看,多了解,应该见闻广博”。契诃夫欣赏高尔基的天分,把他介绍给《新时报》的出版者苏沃林,还极力推荐给托尔斯泰,不乏溢美之词。
契诃夫也影响了斯坦尼斯拉夫斯基的表演体系。契诃夫的很多戏剧都是在斯坦尼操刀下上演的,在两人的通信中,全是契诃夫对这些剧目的指导,这些指导的素材,成了《演员的自我修养》的宝贵养分。契诃夫对中国话剧的发展有很大影响,他的剧作《万尼亚舅舅》《海鸥》《樱桃园》等是北京人艺几代人的保留剧目。
▲契诃夫(左)和托尔斯泰(右)一、契诃夫更认同自己的医学身份-医学是我的合法妻子,文学是我的情人
然而,就是这样一个大师,在他一生中的大部分时间里,厌恶自己的写作,毫不看重自己的才华。他热爱医学,写作只因生活所迫。他说,“医学是我的合法妻子,文学是我的情人。”
同样医生出身的作家,还有鲁迅和郭沫若,不同于后面两位,契诃夫在病重前一直在各处行医,尤其是为贫苦的农民免费看病。
医生是契诃夫自己更加认同的身份。契诃夫15岁就决定做医生了。那年他得了重病,治疗的时候,医生给他讲了很多医学方面的事,这直接导致了他后来进入莫斯科大学医学系。
医学系毕业后,契诃夫就在莫斯科挂牌子开诊所,十分忙碌。霍乱发生时,契诃夫建医疗站,自费买设备。每天早晨,他都先在家里接待病人,然后外出巡回看病。仅年,契诃夫就接诊过一千多人。
▲年的契诃夫但他津津有味,乐此不疲。写作让他沮丧的时候,行医会让他感到欣慰,“我还有医生的职业,不管怎么说,我行医不是为了钱财。”
跟医学有关的一切,让他欣喜。他开心地跟老朋友说,我“现在交了新朋友……出席医疗站的会议,到各个工厂去巡诊。人们把我当作自己人……一切都很新鲜和有意思。”要不是肺病太严重,需要搬到雅尔塔去疗养,契诃夫是不会停止行医的。
▲契诃夫的签名二、契诃夫为什么不专心当医生,还写作呢?
这么热爱医学,为什么不专心当医生呢?因为缺钱。契诃夫的父亲没啥经济头脑,大哥酗酒,二哥身体不好早早去世了。所以,父母,哥哥,弟弟,妹妹,他们全跟契诃夫住在一起,靠他一个人的收入生活。
有人问契诃夫,为什么你要写那么快、那么多呢。契诃夫说,因为爸爸妈妈要吃饭。只要契诃夫还活着,身体还健康,全家人的生活就有保障。
一个短篇小说能拿到卢布,独幕剧《熊》拿了卢布,中篇《草原》发表后,一年可以有到0卢布。如此能挣钱,却始终入不敷出,花钱永远比挣钱快:“要是那个剧本不来救我,我就要完蛋了,”“那些小书挣来的钱,我快要花完了,不预支稿费不行了。”
年,契诃夫决定搬到雅尔塔调养身体,但他只能负债买房。这个时候,距离他去世只有6年了。
直到年,契诃夫把自己全部作品的版权打包卖掉,赚了一笔,才还清了债。没有了经济压力的契诃夫,不会拼命逼自己写作了。有人跟他约剧本,他说,我试着写,但不见得能写完,不能承诺什么。要知道,在此之前,契诃夫是从不拖稿。
▲年契诃夫在雅尔塔的住所三、当作家真的是契诃夫无奈的选择
写稿赚钱当作家,是契诃夫无奈的选择。但在他看来,写作太容易了,像说话、呼吸一样容易。
契诃夫一家都很有天赋。爸爸热爱音乐,大哥亚历山大擅长写小文,二哥尼古拉是个很有天分的画家。老父亲躲债逃跑后,契诃夫家的几个孩子开始自谋生路。大哥开始在报上发文赚小钱。契诃夫受大哥的启发,也开始给报社投稿。
他发表的第一篇小说是《给有学问的邻居的一封信》,然后给各种杂志、画刊、讽刺小报写,为了适应读者口味,他灵活地调整文风,但都是些轻松幽默的类型。
▲契诃夫短篇小说集封面他写起来毫不费力,当医生很忙,他每天用“做不了重要工作的一点时间”写作。在年的一封信里,他说他不记得哪一个作品是花了一昼夜以上的时间写成的,倍受好评的《猎人》,是在洗澡间里一挥而就的,“我随随便便地、半机械地写我的短篇小说,对读者和自己都不负责任。”
但他真的“厌倦了这种爬格子赚小钱的活法,”他甚至梦想中彩票,这样就可以和讨厌的写作一刀两断了。他跟老朋友苏沃林说,“我在为金钱劳作……我的写作是一项不体面的劳作,我不尊重我写的东西。”
严格地说,契诃夫并不是讨厌写作,他只是希望可以不考虑钱,安静地写一些严肃的东西。但不幸的是,在不愁钱的年之后,契诃夫身体太差,年就去世了。
也许契诃夫太谦虚了,我们看到的并不是敷衍。他的文字丰富,深邃,细腻,他把行医的全部观察和体验写出来,呈现在我们面前的,是天空之下,大地之上,一切的一切。
▲莫斯科市郊梅利霍沃的契诃夫庄园历代评价:
1、我诚心诚意地建议诸位尽可能地经常拿出契诃夫的书来读读(即使翻译走样了也不要紧),并按照作者的意图陷入遐想。
——美籍俄裔作家《洛丽塔》作者纳博科夫
2、别的作家需要用自杀去解释的东西,契诃夫往往用一句话就表现出来了。
——苏联诗人马雅可夫斯基
参考文案:《契诃夫》、《俄罗斯文学》、《短篇小说巨匠》
转载请注明:http://www.abuoumao.com/hykz/5380.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