欧盟终于实施禁运,油价新高预警半年,美
首先简单说一下今天的行情,今天几大指数继续维持强势,沪指和深指都创了新高,这个时候上涨惯性还有一些,后面还会有创新高的可能。
今天的板块排行来看,基本上是“涨价逻辑”和“疫情复苏逻辑”这两条线。像是种植业、粮食、玉米、乳业这些,并没有突出的利好消息,只有一个原油价格创新高的外部因素。
所以说,涨价逻辑验证才是根本原因所在。
关于涨价逻辑,之前我跟大家分享过,它的基础就是,年,全球的工农业大宗商品会保持高位震荡,同时遇到一些消息面的刺激还会创出新高,相关行业的利润是能保证的。
比如在之前讲解粮食危机的视频中,我跟大家提到过,全球粮食的交易有80%集中在四大寡头的手中,由于粮价上涨,这四家寡头在年的利润普遍增长了50%以上。
在最近原油价格的表现上,可以说是对于这个判断的一个验证。之前有一个阶段,国际原油价格和美股都出现了下杀,市场里出现了一种恐慌的声音,认为美国股灾来了,流动性危机来了。
当时我跟大家强调,不要轻易说美国股灾,因为美国这个国家的经济是以金融为基础的,只要美军霸权和美元霸权还存在,那么美股股灾就很难出现,即使出现了,也会很快涨回去。
比如说最近二十年美国的两次股灾,一次是年金融危机,一次是年疫情,美股虽然出现了暴跌,但是全都在接下来一年中涨回去,翻了两三倍。
关于原油,我也反复跟大家说,俄乌冲突的后遗症比战争本身还要可怕,不是短期内可以解决的。
比如说刚刚乌克兰农业部就公布了一项数据,今年播种面积将下滑20%。
现在乌克兰的农田里,到处都散落着炮弹,这种情况下,恐怕到年,粮食价格都很难降下来。为什么?乌克兰是欧洲粮仓啊。要是形势不严峻,为什么那么多国家都开始禁止本国农产品出口了。
这段时间,煤炭、原油、粮食,涨价逻辑基本上走了一个遍。所以说只要底层逻辑存在,不要轻易被短期市场波动打败,逻辑验证需要的仅仅是时间,你要做的仅仅是等待。
国际原油的走势,也非常好地体现了这么一种特征,就是高位震荡,在消息面刺激下可能创新高。这次原油价格创新高受到了什么刺激呢?就是欧盟终于下定决心要彻底禁运俄罗斯的油气了。
根据欧盟官员的表态,年底之前,欧盟从俄罗斯进口的石油将在今年年底前被削减90%。
说实话,这件事有点出乎我的意料之外,欧盟之前推出了大举发展绿色电力的政策,但是这需要建设电站、推广新能源汽车,这个时间周期怎么也得一年以上。
之前欧盟是怎么对俄罗斯实施油气禁运的呢?欧盟并不是一个组织严密的军事化同盟,只是一个松散的联盟,很多国家都是坚决反对对俄罗斯实施石油禁运的。
比如说匈牙利、斯洛伐克。你们美国英国这些大国搞霸权主义,凭什么我们跟着受罪。然后欧盟就除了一条特别有意思的政策,就是不能通过海运的方式购买俄罗斯的石油,但是通过管道是可以的。
为什么对俄罗斯实施油气禁运这件事这么困难呢,因为欧盟对俄罗斯实施油气禁运,对欧盟和俄罗斯都是有害无益的,对谁有益呢?美国,这能满足美国的霸权主义和政治利益。
禁运之后,欧盟的能源价格要暴涨,物价飞升;俄罗斯就好过吗?能源出口占俄罗斯比重的28%,这是一个非常恐怖的数据。所以俄罗斯对于不友好国家反制,只是要求它们使用卢布支付,而绝不是主动对他们实行油气禁运。
这个时候大家要注意一下,年原油为首的大宗商品,主基调是高位震荡,而不是直线拉升。
欧盟这次的政策并没有公布太多的细节,不排除是为了应付美国的逼迫而实施的缓兵之计。
还是那句话,跌下来时谨记逻辑,涨上去后建议大家多去关心不确定性。
不过这次事件反映出了另一个明牌:欧盟的去俄罗斯化去石油化之路已经一去不回头了。
去石油化,不仅仅是对于俄罗斯的反制,同时也是对沙特卡脖子的回应。因为美元锚定了石油,不排除去石油化也隐藏着去美元化的小心思。
毕竟,依靠正常的政治外交经济手段,想让欧元抗衡美元是不可能的了。但是说实话,哪怕是名义上的盟友小弟,谁又愿意一直被人欺压呢。
这件事还有一个影响,就是欧盟一定会坚定推行绿色电力新能源政策。
最近光伏行业在悄然发生一种变动,就是异质结电池要开始量产落地了。之前光伏行业的技术路线是PERC,理论极限转换率是24%,但是新一代的异质结技术已经突破了PERC的理论极限值。
还有一点,海外地区是比较偏好异质结电池的。这对于国内走HJT路线的光伏设备公司会构成持续利好。
涉及到哪些优质公司呢?卖个关子,放在文末的“每日分享”栏目中。
下面我们来说一下美联储缩表的事。很多朋友分不清加息和缩表,这里简单解释一下。
加息这个就不用说了,大家接触比较多,就是存贷款利息升高,鼓励人们去存款,限制人们去借贷,可以达到降低流通中货币数量,为经济降温的作用。
什么叫缩表呢?通缩来说,美联储购买美国国债,这叫扩表。美联储买了国债,美国政府得到了钱,然后美国政府就把钱都发出去,给企业,让企业不要破产继续经营;给老百姓,让他们出门消费,进而盘活经济。这叫扩表。
什么叫缩表呢?就是反过来,美联储抛售美国国债,把现金留在手上,让流通中的货币减少。业内普遍认为,从紧缩的角度,缩表往往比加息的影响还要大。
美联储为什么先加息了几次才缩表,为什么反复给市场打预防针,就是因为它的杀伤力太大了。
关于这次缩表会有多大的影响,首先从美股的角度来讲,因为已经没有了预期差,所以影响应该不会太大。最大的问题,在于美元回流对于全球其他国家金融市场的冲击。
大家发现一件事没有,最近半个月,人民币突然就刹住车,不再快速贬值了。这里面的原因是什么?恐怕就是应对美联储缩表的。
如果大家
转载请注明:http://www.abuoumao.com/hyls/3862.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