普京的座驾,前苏联国车伏尔加为什么消失了

补骨脂酊能不能治疗初发的白癜风 http://pf.39.net/bdfyy/bdfyw/140711/4424434.html

5月2日,俄罗斯联邦工业贸易部透露,法国雷诺汽车公司将以象征性的1卢布价格,转让其在俄罗斯最大汽车制造商伏尔加汽车(Avtovaz)持有的股份。据悉,雷诺将把其手中68%的股份转让给俄罗斯国家汽车工程研究院(NAMI)。该研究院设计了俄罗斯第一款豪华车“AurusSenat”,目前也是俄总统普京的专用座驾。

▲占据俄罗斯汽车市场近30%的份额,雷诺成为外企退俄浪潮中的“风向标”

说到伏尔加汽车,可能60后、70后都会有些印象。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初期,作为“老大哥”前苏联的盟友,国家领导人乘坐的车型大多数都是这个品牌,而到了20世纪90年代,随着大众、尼桑、丰田等车型的引入,这个品牌才渐渐淡出我们的视野。在当时,配备一辆伏尔加汽车绝对是身份与地位的象征,同时伏尔加汽车也是前苏联工业的象征和骄傲,它见证了前苏联到俄罗斯的风云变幻。

在前苏联,“伏尔加”有着国车的地位,可以和我们的红旗车比肩。年,虽然“伏尔加”曾短暂地告别过车坛,但俄罗斯人不忍这个民族品牌消失,接受了雷诺日产抛来的“橄榄枝”,想要通过合资的方式延续这个民族品牌。然而,年7月,高尔基汽车公司表示,从年开始,高尔基汽车厂主要开始组装生产合资品牌的轿车,伏尔加牌汽车停产。虽然,高尔基汽车厂声明这并不意味着国产“伏尔加”的消失,但却似乎宣告了“伏尔加”的“隐退”。我们也只能通过追忆“伏尔加”曾经的峥嵘岁月,来重温它作为国车的辉煌历程。

在讲伏尔加汽车历史之前,我们先讲讲高尔基汽车厂的历史,当时伏尔加汽车是由高尔基汽车厂生产的车型,高尔基汽车厂被中国人按照其俄文缩写GAZ发音简称为“嘎斯厂”。而该厂生产的车型也叫嘎斯车。

高尔基汽车厂建立于年,位于俄罗斯下诺夫哥罗德,下诺夫哥罗德州在伏尔加河与其支流奥卡河的汇流处,西距莫斯科千米,建于年。16世纪成为俄罗斯帝国的重要工商业中心。是弗拉基米尔大公尤里·弗谢沃洛多维奇建立的一座城市。在苏兹达尔大公康斯坦丁·瓦西里耶维奇之子安德烈·康斯坦丁诺维奇王公统治时期(年),下诺夫哥罗德变成了一个拥有相当大领土的独立公国。下诺夫哥罗德公国于年被莫斯科大公瓦西里一世吞并。第二次世界大战中,下诺夫哥罗德军工发展迅速,成为苏联的重武器库之一。年改名高尔基,年苏联解体后恢复旧名。机械工业是主导,占工业产值的70%以上,产品有汽车、船舶、飞机、军工产品和机库等。

高尔基汽车厂年推出了首款嘎斯AA型货车,而在正式挂Volga伏尔加牌的嘎斯21推出之前,高尔基汽车厂已经在大批量的生产各种型号的嘎斯汽车了,车型包括了货车、小客车、轿车、吉普车,甚至还有装甲车等,而首款伏尔加汽车嘎斯21的前身为嘎斯M20Pobeda(Pobeda是胜利的意思),从年到年生产,当时动力上搭载的是一台2.1L的直列4缸发动机,最大功率52马力(39千瓦)。

时代象征:前苏联汽车工业的骄傲

▲年-年生产的嘎斯M20Pobeda

▲伏尔加汽车的标志是昂首飞奔的鹿,进入中国后又多了一个名字——“金鹿”

黑色“伏尔加”作为前苏联官员的象征,与红色的克里姆林宫墙一起,已成为那个时代的象征。

高尔基汽车厂利用美国福特汽车公司的特许建于年,是俄罗斯最重要的汽车制造商之一。该厂于年开始生产胜利牌轿车,年转产伏尔加牌轿车(排量2.5L,装有4缸汽油机)。

年10月15日,在美国福特公司协助下,第一批伏尔加牌嘎斯-21型轿车在伏尔加河畔诞生,并正式以俄罗斯母亲河——伏尔加河的名字命名。第一代伏尔加轿车拥有流畅的线条、坚实的主体结构和舒适的内部环境,特别是被称作“鲨鱼嘴”的散热隔栅和镀铬鹿形汽车标志,使见到它的人无不被其吸引。一经推出就颇受警察与出租车司机的青睐,同时也赢得了当时苏联政府机关的青睐。

▲伏尔加嘎斯-21由LevYeremeev设计,外观上主要设计元素受到了美国车型的影响,而内饰部分也是基于福特的O-Matic更改而来

年生产的伏尔加嘎斯21搭载的是其前身GAZ-M20Pobeda改进而来的2.1L直列四缸发动机,最大功率65马力,而到了年-年,伏尔加嘎斯21则换装了型号为ZMZ-21A的2.L四缸发动机,最大功率为70马力,变速箱上使用来自美国福特公司的3速手动变速器。

年,搭载俄罗斯国产发动机的伏尔加轿车在布鲁塞尔国际工业展上亮相,并一举夺得最高奖。当时人们对它的评价是:车身线条大胆、装饰独特。苏联时期,“伏尔加”被誉为“苏联汽车工业的骄傲”和“社会主义的高级汽车”,并出口到包括中国在内的75个国家。伏尔加轿车具有俄国汽车经久耐用、马力强劲的特点,因此受到了各国车迷的喜爱,比利时人称它为“车轮上的坦克”,英国人则称之为“能负重的马”。

年10月,伏尔加嘎斯-21进行了一次改款,原进气格栅被换成了16条幅的垂直格栅,其轮毂及尾灯等也经过了简单的改变。

到了年,虽然嘎斯-21依然相当受欢迎,但设计上也逐渐显得落伍。因此,高尔基汽车厂开始着手下一代产品的开发。年,伏尔加全新的嘎斯24(GAZ-24)开始限量生产,首批共生产了24辆,它被视为伏尔加系列的经典车型:车身线条多采用简洁的直线,明显摆脱了美式车的风格,其外形设计的影响一直延续到嘎斯-型。

年,嘎斯-21曾改款。基于嘎斯21设计的旅行版嘎斯22及专门为克格勃机关定制的5.53升V8发动机的嘎斯23,其与普通版车型只是外观色彩上差别,只有黑色。

年后,厂方开始大批量投产嘎斯-24型伏尔加,直到年才停产。它是高尔基汽车厂历史上销售最多的一款车型,总数达台,在出口市场上也取得了很大的成功。

嘎斯-24第一代车型在-年生产;第二代车型在-年生产;第三代车型年-年生产。其中,第一代车型主要更换了钢板弹簧、全新的点火装置、拆除了引擎盖上的后视镜等;而第二代车型则换装了全新的保险杠、伸缩式的安全带、前雾灯及新的仪表台,此外前排座椅也改成了独立可调的座椅形式。

“伏尔加”在国内最常见的车型也是嘎斯-24,在当时高端的公务轿车领域,除了大红旗、老上海以外,嘎斯-24成为最普遍的轿车,只有局级干部才能享受到如此待遇。而进入80年代后期,它的地位逐渐被桑塔纳、皇冠、公爵王等所取代。

第三代的嘎斯-24,ZMZ-24发动机(85马力)升级成了ZMZ-发动机(98马力),发动机排量依然是2.L,全新的化油器及冷却系统,采用了全新的格栅、没有了前门的三角窗、更大尺寸的轮毂及全新的门把手等。

到了年以后,随着苏联解体,俄罗斯的汽车工业变得惨淡,在90年代,伏尔加也曾经陆续推出了几款车型,不过它们的生存周期都不长,包括了年推出的嘎斯、年推出的和年推出的嘎斯,而到了年时伏尔加的年产量只剩下了辆。

俄罗斯人不忍这个承载着往昔辉煌的民族品牌就此消失,因此,伏尔加在一次次困境中转危为安。年,美国总统布什访俄期间,普京邀请布什驾驶自己年款的伏尔加汽车兜风。在俄罗斯,有城镇的地方就一定有伏尔加,每一个俄罗斯人都有一个自己的伏尔加的故事。

俄罗斯总统普京就曾回忆说,苏联解体前后,他也和许多人一样处于迷惘之中,“我当时想,大不了去当一名出租车司机,就用我那辆在东德买的伏尔加”。当年普京作为克格勃特工在东德工作时,攒钱买了一辆伏尔加轿车,作为他和妻子上下班的代步工具。

为了重振伏尔加汽车的辉煌,俄罗斯人进行了种种尝试。高尔基汽车厂宣布将为新式伏尔加移植“美国心”,安装先进的戴姆勒—克莱斯勒DOHC发动机。

年11月12日,由于缺乏电子元件,俄罗斯最大汽车制造厂——伏尔加汽车制造厂已于12日当天全面停产,恢复生产的时间尚未宣布。

身份标识:政要名流的座驾

在20世纪60、70年代的苏联,“伏尔加”对于老百姓来说是一个梦,只有中层以上党政干部才够格乘坐这个牌子的专车。无论是戒备森严的政治中心克里姆林宫,还是风光秀丽的克里米亚领导人别墅区——“伏尔加”的身影无处不在。

嘎斯-24也很多衍生版本车型,包括了专门为出租车打造的嘎斯24-01、旅行版的嘎斯24-12、嘎斯24的敞篷车、卡车、4驱版的吉普车及专门为克格勃打造的嘎斯24-.53L的V8车型等,其中在专门为克格勃打造的嘎斯24-24车型。

俄罗斯专家古巴列娃曾说:“在那个年代,黑色‘伏尔加’是官员身份的象征。在大街上,它的回头率极高。”

在苏联领导人中,勃列日涅夫是个超级车迷。他在莫斯科郊外巴尔维哈国家别墅里的汽车收藏库中,不乏欧美国家领导人馈赠的豪华车——凯迪拉克、林肯、奔驰等,而他收藏的最后一辆汽车却是嘎斯-黑色“伏尔加”,那是高尔基汽车厂送给他的。

▲年推出的嘎斯(-年外形几乎没变)

苏联的第一位总统、也是苏联的最后一位总统戈尔巴乔夫同样对“伏尔加”青睐有加。即便下台后,政府给他保留的待遇中还包括提供一辆“伏尔加”专车。

此外,俄罗斯首任总统叶利钦也曾一度乘“伏尔加”出行;完成人类首次太空飞行的苏联宇航员加加林也驾驶过“伏尔加”。

普京也是一名“伏尔加”的超级“粉丝”。当年他作为克格勃一员在东德工作时,曾攒钱买了一辆伏尔加轿车。回国后,这辆车就成了他和妻子上下班的代步工具。据普京本人回忆,苏联解体时期,多数人处于迷惘之中,而他当时的愿望是成为一名出租车司机:“我当时想当一名出租车司机,就用我那辆在东德买的‘伏尔加’”。

年“三八”妇女节,普京总统果真亲自驾驶一辆“伏尔加”,来到了莫斯科南郊的一户人家,并将这辆“伏尔加”作为礼物送给了这家的主人——叶夫列莫娃。她是二战老特工,算得上是普京的同行。她曾上书总统,抱怨自己的车太破,妨碍她定期去偏僻的烈士纪念碑进行照料。于是,才出现了普京亲自驾车探望,并将银灰色“伏尔加”赠送给老前辈的一幕。

普京不仅自己喜欢“伏尔加”,还极力向国际友人推荐“伏尔加”。同样是在年,当美俄首脑结束在总统官邸的会晤后,普京邀请布什坐上了一辆年产的象牙色“伏尔加”,并让他当了回司机。当汽车从记者们旁边驶过时,布什冲着车窗外喊道:“他在给我上驾驶课呢!”绕官邸一圈后,布什又开玩笑地说:“太舒服了,我们还想再来一圈。”

关于普京那辆老爷车还有另一段佳话。一次,普京在参加疗养胜地——索契一处隧道的通车仪式时,“撇”下了由黑色高级轿车组成的总统车队,竟然自己开着一辆年产的“伏尔加”慢悠悠地从隧道口晃出。当时隧道既没有封路,也没有其他先导车,但司机从驾驶室走出后,在场所有人都惊呆了——因为开车的竟是总统本人!

在伏尔加的辉煌时代,不仅受到前苏联和俄罗斯政要名流的青睐,更在刚成立的新中国刮起了一阵“伏尔加风”。

中国:堪比奥迪A6L、A8L

对于中国人,特别是中年人来说,“伏尔加”勾起了他们对于逝去岁月的回忆。20世纪50年代,领导干部用车中,“伏尔加”称得上主打车型。它的乘客名单里包括周恩来、邓小平、各大军区司令等,当年伏尔加车型在中国地位堪比现在的奥迪A6L、A8L,而高尔基汽车厂也被中国人按照其俄文缩写发音简称为“嘎斯厂”。

其实从嘎斯-69开始,中国就已经引进了高尔基汽车制造厂生产的车型。当时第一批进口到国内的嘎斯-69车型一共有10辆,其中一辆成为了彭德怀的座驾,目前该车仍保存完好。

这里插一句。在二战的战场上,苏制嘎斯67也是纵横一时。因为苏联战时汽车工业几乎全都用来生产T34,吉普车这种东西就得靠边站,何况大西洋彼岸的维利斯取之不尽,所以嘎斯车的产量就少得可怜了,否则嘎斯67很有可能和维利斯一样成为一代名车。抗美援朝战争中,苏联向中朝军队提供了一批这种车作为高级指挥人员的用车,直到上世纪70年代中期,部分嘎斯67在一些机关甚至部队使用。

而到了年伏尔加嘎斯-21推出以后,中国同样也少部分进口到了国内,当然也只是作为国家领导人的座驾,而当时陈毅也成了伏尔加嘎斯-21的车主,目前此款车型国内收藏的已不超过3台。

当时,“伏尔加”不仅成为国家领导人的座驾,更是我们自己制造汽车的标杆。年,北京汽车制造厂的前身——北京第一汽车附件厂就曾参照“伏尔加”轿车图纸试制出“东方红”牌轿车。但后来,按照中央军委要求改为生产军用轻型越野汽车。

更值得一提的是,年9月18日,也就是国产第一辆小轿车“红旗”(基于伏尔加汽车的图纸打造而来)试车成功的4个月后,邓小平便视察了长春一汽。在详细询问了红旗车的生产开发情况后,邓小平问时任第一任一汽厂长的饶斌:“红旗比伏尔加怎么样?”在听到饶斌说“比伏尔加高级”后,邓小平非常高兴。

嘎斯24那两个圆圆的前大灯是我们最熟知的标志。而这款车当时几乎成为伏尔加品牌的代名词。年,嘎斯24停产,而它也成为伏尔加汽车在我国的“终结者”。此后,中国再也没有引进过伏尔加系列车型,但伏尔加留给一代国人的记忆却不会终结。

撰文丨Autocul



转载请注明:http://www.abuoumao.com/hyls/5236.html

网站简介| 发布优势| 服务条款| 隐私保护| 广告合作| 网站地图| 版权申明

当前时间: 冀ICP备19029570号-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