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民币汇率能否在双向波动中维持稳定
1月5日中国央行上调了人民币汇率中间价点子至6.,人民币续创1年半新高。而当天在岸人民币也曾升点子,并升穿6.48关口,高見6.,报收6.,也创4个月收市新高,比上一个交易升了点子或0.18%。可以说,这是继年人民币兑美元升值6.72%之后,在继续升值。面对这种态势,有分析认为,人民币将回升到年8.11汇率改革之前水平,即1美元将兑6.21人民币。如果这样,以1月5日人民币汇率6.49计算,人民币对美元还要升4%以上。但中国政府是否会愿意看到这种趋势,应该是相当不确定。
因为,年人民币对美元汇率有如此之大的升值,既与年中国政府推动的人民币汇率预期“重新定位”有关,与中国经济增长改善及中国货币政策保持稳健有关,也与美元对非美元货币过度弱势有关。如果不是年美元汇率指数过度弱势,人民币汇率的升值幅度可能不会有这样大。
年全年,欧元、日元、英镑等货币对美元分别升值14.15%、3.79%、9.51%;韩元、澳元、新加坡元、加拿大元、俄罗斯卢布、马来西亚林吉特、泰铢等对美元分别升值12.81%、8.34%、8.29%、6.92%、6.32%、10.87%、9.88%。也就是说,除了日元对美元升值小于人民币升幅,及加拿大元对美元升幅与人民币升值基本持平之外,其他货币对美元的升幅都大于人民币升幅。所以,年人民币对美元的升值很大程度上与中国政府应对美元可能升值反之是十分弱势有关。
因为,年初,美联储的货币政策正常化(加息及缩表)思路十分明朗,再加上美国经济开始复苏及市场期望特朗普的税收改革政策将刺激经济增长,市场基本上预期年美元汇率指数将会越来越强势。如果美元汇率起来越强势,那么人民币对美元汇率又可能进入贬值的通道上。在这种情况下,这就可能引发大量的资金流出中国。所以为了应对这种情况可能发生,中国政府加强了对国内资金流出的管理,甚至于叫停了国内一些企业到海外并购的项目,以此来准备可能出现的人民币对美元的贬值。但市场预期的情况并没有出现,在特朗普放弃强势美元等因素作用下,美元汇率不仅没有出现强势上升,反之对非美元汇率出现了全面贬值。年美元汇率指数贬值达10%以上。
所以,年,人民币对美元汇率,尽管从整个基本面来说(比如中国经济增长态势及政府维持人民币汇率稳定的决心等)人民币基本上结束了年8.11汇率改革以来单边贬值态势,但其核心问题仍然是看美元在年会不会再贬值?如果美元继续延续年贬值的态势,那么人民币对美元升值还会继续。但是,年美元汇率指数是否会继续贬值是一个相当不确定的概念。因为年不仅美联储会保持让货币政策正常化的态势(如加息及缩表),而且年美元加息次数及缩表速度可能会比市场预期要多和更快。
因为,特朗普的税收制度改革短期刺激效应很快就会显现出来,已经全面复苏的美国经济可能会比市场预期要好,再加上年随着美元弱势后的全球大宗商品的价格全面上涨,特别是原油价格的上涨,物价水平全面上升有可能卷土重来。这些都成为美联储货币政策正常化因素的重要考量。如果年美联储的加息次数增加及缩表速度加快,或如有人预测新一全球金融危机可能会在年爆发,如果这些情况出现,国际市场资金大量地回流到美国又会成一种趋势,年美元汇率全面弱势的态势可能不会重演,反之,美元汇率指数会全面上升。
如果年美元汇率指数全面上升,或对非美元全面升值,人民币贬值的概率将会大增。当然这也是不确定的。因为,中国的人民币汇率的市场化的程度还是较低。年人民币的汇率如何变化,还有一个中国政府的态度问题。即政府如何来权衡人民币的汇率变化的问题。因为,在当前人民币汇率市场化程度较低的情况下,要找一种人民币市场均衡汇率是不可能的。政府只能按照整个市场形势及国家经济发展之需要来主动引导人民币汇率走势。
因为,就中国现实来说,维持人民币汇率的基本稳定及双向波动的适当弹性,应该是年人民币汇率的基调。因为,从年人民币汇率的情况来看,尽管人民币对美元是升值了6.72%,但对于CFETS人民币汇率指数来说则是相当稳定的。年12月29日,CFETS人民币汇率指数为94.85,较年末大体持平,略涨0.02%;参考BIS货币篮子和SDR货币篮子的人民币汇率指数分别为95.93和95.99,分别较年末下跌0.32%和上涨0.51%。年全年CFETS人民币汇率指数的年化波动率为2.61%,低于人民币对美元汇率中间价3.12%的年化波动率。也就是说,年人民币对一篮子货币汇率保持了基本稳定。
因为,人民币既不可过度升值,因为人民币过度升值,它将对中国的出口会造成较大影响,这不仅在于当前中国出口商品利润水平低,再加上东南亚国家激烈竞争,这会使得中国政府非常
转载请注明:http://www.abuoumao.com/hytd/2629.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