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与国之间欠钱不还怎么办看看战斗民族如何

虽然欠债还钱,天经地义,但我们也经常听到说“欠钱的才是大爷”,甚至还有人调侃说“我凭本事借的钱,为什么要还”。普通人之间有借贷关系已经非常难处理了,那还有比这更难处理的吗?

当然也是有的,那就是国与国之间的借贷关系,如果一个国家欠钱不还,债主国能怎么办呢?在过去,遇到这种情况有过直接进行武力震慑甚至是殖民统治的,不过现在更多国家选择用其他办法来“解决问题”。

国家欠钱不还,会有什么后果?

在我国,如果普通人欠钱不还,非要当“老赖”,那么就会被记入失信人员名单、限制高消费,不管是生活还是工作上都会有诸多不便,那么,要是一个国家欠钱不还,会有什么样的后果呢?

大家不要以为主权国家听起来很厉害,但实际上如果一个国家欠钱不还,那后果可比普通人当“老赖”严重多了。

因为对于一个主权国家来说,信誉是很重要的,一旦国家开始当“老赖”,那么它的国家信誉就会受到十分严重的影响,这将会导致国内经济动荡、倒退甚至是崩溃。

在历史上很少有国家真的敢公开表明不还钱,之前几乎只有阿根廷这么干过。当时,阿根廷大量举债——主权债务高达亿美元,加上国内经济转型困难,整个金融体系几乎崩溃,在一片混乱中,阿根廷总统直接宣布“没钱还债”。

这使得阿根廷国际信誉扫地,大量外资纷纷出逃,加剧了阿根廷的经济崩溃程度。当时,不仅全世界都不愿意再借钱给阿根廷,世界还禁止阿根廷货币流出,导致其国内严重的通货膨胀,失业率飙升,整个国家动荡不安、百姓民不聊生。

实际上,别说公然宣称不还钱了,哪怕只是宣布“延迟还款”,都可能会导致国家经济的动荡。

在年,承担了前苏联债务的俄罗斯曾经宣布对当年的亿债务延迟还款,消息一出,立刻导致俄罗斯的国家信誉受到极大质疑,外资纷纷出逃、整个俄罗斯几乎被掏空,国家GDP倒退几乎一半、损失惨重。

而且,历史上还曾有过更“危险”的先例,即还不起钱,还会有“亡国”的危险。

欠钱不还,有“亡国”风险?

在多年前,埃及的统治者伊斯梅尔是一个有野心又十分崇拜西方的人,他在位时,一心想要把埃及建设成一个“西方式”的国家,而当时埃及的相对贫穷落后,没有钱来发展,怎么办呢?

伊斯梅尔想到的办法就是跟西方借钱,不过西方列强当然不会给出什么“无息贷款”之类的优惠政策,他们要求的是极高的利息,并且以埃及政府的重要收入作为担保。为了尽快筹到钱“搞建设”,伊斯梅尔全盘答应了西方的条件。

伊斯梅尔

年,伊斯梅尔以埃及三省的土地税收作为担保,向英法等西方国家借到了第一笔钱,共计万英镑,从此以后,伊斯梅尔的借债之路就“一发不可收拾”,外债越来越多,到了年,埃及政府的债务已经接近1亿英镑,而埃及的发展仍然没有什么起色。

这时候,伊斯梅尔发现自己还不起钱了,无奈之下,只得宣布国家财政“破产”,想借此“逃避”债务。

但是,西方国家的债务是这么好逃避的吗?西方债权国一看埃及居然想不还钱,纷纷提出了苛刻的要求,最终在英国、法国、美国等15个国家的逼迫之下,埃及政府不得不答应成立一个“混合法庭”。

在这个所谓的“混合法庭”中,15个债主国能够按自己意愿处理各国侨民与埃及公民之间的纠纷,还能够干涉和控制埃及当局的一些行为和决策,严重干涉了埃及的内政。

到了年,英国更是直接凭借其强大的军事实力占领了埃及,对埃及进行殖民统治,可见国家欠钱不还的后果还是十分严重的。

当然,还有一些更“狠”的国家,在发现还不起钱以后,也不等强国“入侵”了,直接就放弃国家主权,将“烂摊子”交给别国处理。

曾经,纽芬兰就是这么做的。现在的纽芬兰是加拿大的一个省,但在历史上,纽芬兰作为大英帝国首个“自治领”,在年就已经取得了独立,成为了一个主权国家。

不过,在独立之后,纽芬兰曾在第一次世界大战期间大量举债,为战争融资,其在上世纪30年代时,累计负债已经超过了国民收入的3倍。

年,加拿大各个银行都对纽芬兰的主权信用失去了信心,声称要停止放贷,纽芬兰不得已只能向伦敦求助。

英国在经过一番调查之后,给纽芬兰提供了一个避免债务违约的方案,那就是解散议会、将国家权力移交给由英国人和纽芬兰人组成的“六人委员会”,这样英国方面就会为纽芬兰拨出财政预算。

实际上,这个方案就是让纽芬兰放弃国家主权,重新变为殖民地,这样就不用自己还钱了。不过,纽芬兰似乎认为当“殖民地”也比还不上钱好,最后还是接受了英国的方案,选择放弃了国家主权。

一直持续到二战后,英国不愿意再帮纽芬兰出钱了,要求终止派遣政府,纽芬兰仍旧不愿“独立”,就决定向加拿大求助。年,纽芬兰加入加拿大成为了其第10个省,相应的,纽芬兰的债务就由加拿大承担了,到这里,纽芬兰也算彻底“亡国”了。

还不起钱,以物抵债

更多国家当然是不愿意放弃主权的,那么在还不起钱的时候,他们会怎么办呢?如果不想造成国家经济的动荡,许多国家会选择与债权国进行谈判,通过其他方式还钱。

例如朝鲜就干过这种事情,在上世纪80年代末,朝鲜从捷克进口了大批电动车以及一些重工业机械产品,为此欠下了捷克政府0万美元的债务,一直没有偿还。到了年,朝鲜政府突然声称他们计划用20吨人参偿还5%——大约50万美元的债务。

这一决定让捷克政府大感措手不及,因为数据显示,捷克一年进口人参的数量大约也只有1.4吨左右,朝鲜想要一口气拿20吨人参抵债,捷克根本就“消化不了”。当然,捷克政府也没有一口回绝朝鲜想要用实物抵债的要求,只是表示希望能够以方便转手的抵债。

另外,拿实物抵债的国家还有俄罗斯。年,俄罗斯正式承认继承沙俄时期所欠下的债务,但当时的俄罗斯也没有钱还债,最后俄罗斯主动提出可以用武器抵债。

毕竟在冷战时期,前苏联为了和美国竞争,研究制造大批武器,不管是飞机、坦克还是防空导弹,俄罗斯都有一大把。

一些欧洲小国看俄罗斯实在没有钱还,就选择同意俄罗斯用武器抵债。最终,捷克挑了3架米-35战斗直升机,还要求俄罗斯负责18个月维护,并将其改进为北约标准;而匈牙利则挑选了反坦克导弹抵债。

不管是放弃了国家主权,还是以物抵债,至少这些国家都有还钱的意愿,但如果有一些国家就是不想还钱该怎么办呢?

非要当“老赖”,看俄罗斯如何应对

放眼全球,非要当“老赖”的国家似乎有2个,一个是撒泼打滚就是“没钱还债”的阿根廷,另外一个就是总想着怎么“赖账”的印度,不过,最后债权人都以各种手段至少要回来了一点钱。

对于阿根廷,债权人秃鹫基金直接将阿根廷军舰“自由号”堵在了海湾里,声称阿根廷政府欠债不还,要“没收”军舰抵债。

这要是换成一个大国,可能直接就打起来了,但是秃鹫基金背靠美国政府,阿根廷惹不起,最后通过多方斡旋筹措了万“保释金”才赎回军舰。

而对于印度,债权国俄罗斯要回来的钱就更多了。众所周知,在前苏联时期,为了拉拢印度,苏联大方地借了大笔资金给印度,后来苏联解体,印度就开始盘算着怎么“赖账”了。

从前文也可以看出,苏联解体后,俄罗斯的经济受到了重大的打击,他们自己都还不起钱了,当然指望着把印度的这笔“外债”收回来还钱。

不过,印度一开始以苏联解体为由想直接“赖账”,后来看实在赖不掉,就趁着卢布大幅贬值的机会,用卢布还债,数据显示,印度大概仅仅用了万美元,就偿还了当初前苏联上亿美元的债务,可以说是坑了俄罗斯一把大的。

战斗民族当然不可能自己吃这个亏,印度人可能也没想到,俄罗斯最后还能通过卖军火的方式把钱再“要回去”。

俄罗斯对印度一直想成为一个大国的野心心知肚明,于是就抓住印度这一心理,声称要将退役航母“戈尔什克夫”号送给印度。

想要将印度洋变成“内湖”的印度,当然是十分需要航母的,当时印度只剩下一艘被英国淘汰的航母,而且最多只能“支撑”到年,因而他们正在急切地寻找卖家。

虽然俄罗斯表示航母改造重修、装备舰载机的费用都需要印度自己承担,但能够省下一大笔购买航母的费用,印度还是觉得自己捡了个大便宜,欣然接受了俄罗斯的航母。

这种“天上掉馅儿饼”的好事,普通人可能都会想一想是不是“陷阱”,不过印度常年受到美国和俄罗斯两大势力的拉拢,似乎并没有多想。

年,俄罗斯和印度终于敲定了相关合约,在这份总价共15亿美元的交易中,航母的维修费用高达9.7亿美元。

没想到的是,俄罗斯在维修改造航母的过程中“事故频发”,不仅航母延期1年才正式交付,维修费用也从9.7亿美元上涨到23.5亿美元的天价,这么算下来印度可算是把之前欠苏联的债务股连本带利一起“还”给了俄罗斯。

而且,即使耗费巨资进行了维修,该航母在服役后依旧事故不断、多次发生火情,还有军官因此牺牲,总的来说印度这笔买卖可算是亏大了。

所以,即使是主权国家,也别想着可以欠债不还,毕竟债权国总有办法能够把钱要回去,耍小聪明之后,吃亏的可能还是自己呢!



转载请注明:http://www.abuoumao.com/hykz/3899.html

网站简介| 发布优势| 服务条款| 隐私保护| 广告合作| 网站地图| 版权申明

当前时间: 冀ICP备19029570号-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