俄罗斯经济为什么停滞不前

白癜风吃什么能控制 https://m-mip.39.net/nk/mipso_7631169.html

作者

王传林河北省社会科学院经济所副研究员

年4月俄主要经济学家召开以《俄罗斯恢复经济增长的前景》为主题的圆桌会议,讨论俄经济增长的前景,寻找经济增长的驱动力(见俄《经济问题》年第7期,以下只注明该期页码)。

年和年俄经济是负增长,后来5年也是低速增长,年平均不足2%。今年受疫情影响,4月份的时候专家们估计全年经济会下降6.5%,经济恢复到疫前水平,至少需要1年半时间。年底,疫情越发厉害了,在笔者看来,全年经济可能会下降10%,恢复期需要两年,即到年年底才能恢复到疫前水平。

据经合组织(OECD)预测,现在至年的10年间,俄经济平均年增长率只有0.5%,在这种情形下,13年内(即从至年),俄经济累计总增长将不足7%(Согласноэтомупрогнозу,впериоддог.российскаяэкономикабудетрастивсреднемлишь0,5%вгод.Вэтомслучае,суммарныйростза13летсоставитменее7%.),低于俄罗斯年至年的年平均增长幅度。为什么最近10多年以及今后10年俄罗斯经济每况愈下,停滞不前?

需求不足是经济增长的最大障碍。

“对企业的调查经常表明,低下的国内需求是扩大生产的关键性限制”(Опросыпредприятийрегулярнофиксировалинизкийвнутренийспроскакключевоеограничениедлярасширенияпроизводства.第7页)。这句话具有重大的政治经济学意义。前苏联是供给不足,排队购物,有钱买不到东西。当年推行休克疗法时,俄罗斯的自由派改革家们做梦也没想到,未来市场经济的根本问题将是产品销路问题,是需求不足的问题(与计划经济正好相反),而且这个问题如影随行,挥之不去。随着越来越多的发展中国家成为新兴的市场经济体,积极参与国际竞争,全球范围内的商业竞争必将是越演越烈,日趋白热化。

诚然,“供给会带来需求”,这是萨伊的名言。但是,供给(即产出)只有大于需求(即投入),资本才有供给的积极性,这一点是萨伊和现代供给学派们所没有想到的。开发新产品,开辟新的投资领域,需要资本投入,用于发工资和购买各种生产资料,所以说供给确实是在创造需求。但是,产出大于投入,投入构成需求,所以供给大于需求,二者之间的差额就是马克思说的剩余价值。除非政府和居民都寅吃卯粮,负债消费,剩余价值即剩余产品才能卖出去,才能“实现”。随着高科技的发展,随着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的深入,人们终将发现,除非有大量的出口顺差,否则内需不足仍然是常态。为什么,因为产出必须大于投入,供给就必然大于需求,这是市场经济的内在矛盾。这好比一个罪犯,总想通过不断寻找新的躲藏地(相当于技术创新)来逃避追捕,但是,无论他逃到哪里,他永远是被通缉的罪犯。这就是黑格尔所说的“恶的无限”。市场经济正是这样,解决矛盾的手段并没有消除矛盾本身,而只是激化矛盾。市场经济因此必然走向消亡,它不是永恒的自然现象。

与凯恩斯主义相对立的新自由主义经济学认为,什么东西多了,价格就会下降,需求就会上升,供给就会减少;反之,什么东西少了,价格就会上升,需求就会下降,供给就会增多。总之,在价格的自发调节下,供给和需求总是会达到均衡的。因此,他们认为,市场经济本质上是供求均衡的,不需要政府干预。俄罗斯的自由主义改革派信奉的正是这种理论,他们对以“三化”(私有化、市场化、自由化)为核心的“华盛顿共识”深信不疑。

一个国家的需求决定于以下“三驾马车”:

一是国内居民的消费。这种消费的极限,就是劳动者的工资收入。因生产率低下,年俄居民实际收入比年还低7.4%(第7页),再加上疫情,今年居民对商品和劳务的消费需求至少要下降22%以上。即使没有疫情,因俄国市场充斥泊来品,本国产品缺乏竞争力,企业同样会觉得内需不足。

二是出口。俄罗斯出口仍然是以军工和能源为主。今年油价平均每桶仅为30美元,只及年的一半,出口收入锐减,这使国内有支付能力的需求自然也相应减少。近几年与欧美关系紧张,经济制裁使俄罗斯出口的实物量和价值量都在下降。现在俄罗斯只有农业还可以,因为人总得吃饭,食品不能总靠进口,所以国内对农产品的需求是稳定的,这实际上是通过居民恩格尔系数不断提高来保证的。其它东西可以不买,吃饭要优先保证。这几十年来,俄罗斯的农业形势较好,还因为俄农产品有一定的出口优势,没有转基因,没有环境污染。最近,中国为了报复美国,改为大量进口俄罗斯的大豆,俄政府却把大豆的出口关税提高到出口报关价的30%,农场主们很不高兴。

在年和年两次金融危机中,卢布两次大幅贬值,工资成本相应也有所下降,这导致俄出口增加,使农业和食品加工业得以进口替代,俄经济立即有了起色,经济增长率恢复到7%左右。卢布贬值成了俄GDP增长的动力,但这只是一次性的利好因素,好景不长,年起就陷入连续三年的负增长。

三是投资。投资是刺激需求的最主要途径,这一点在中国表现得最为明显。俄罗斯因资本外逃和商业银行基本私有,投资一直不振,这使得投资对GDP增长所作的贡献在至年只占1.5至2个百分点。4月份的圆桌会议上专家们预计,年固定资产投资将下降8%至12%。笔者认为受疫情影响,今年实际投资的下降幅度要远大于这个数。

俄罗斯不象中国那样金融机构基本上是国有的。主要的俄罗斯私人商业银行有上百家,年至年这19年期间,只有年和年私人资本是净流入,分别为亿美元和亿美元,其它年份都是净流出,最少的年份是3亿美元(年),最多的一年高达亿美元(年)(第17页)。至年的11年内,平均每年资本外流达亿美元。这导致内需严重不足。中国则相反,吸引外资是逐年增加的,比如说,年吸引了亿美元外商直接投资。现在中国已经是全球最大的外国直接投资流入国。

俄罗斯的私人资本到国外从事什么活动呢?基本上是从事房地产和证券交易,购买各种俱乐部等,而中国则相反,在国外基本是直接投资于能源、原材料、新技术等,尤其是“一带一路”战略,资本走出国门,是为了发展它国的基础设施,互惠互利,促进共同发展。

俄罗斯投资的部门结构,尤其是投资的技术结构,也是很糟糕的。传统产业占投资的绝大部分,高新技术产业,尤其是信息技术产业,只占百分之几。即使是传统产业,投资的技术构成是偏向于土木工程,机器设备的比重不见增长,高精尖数字设备(цифровыеустройства)更是凤毛麟角。在全球智能生产时代,俄罗斯显得越来越落伍了。

成熟的市场经济必然是民营经济成为汪洋大海的经济,国有经济只是起主导作用。俄经济停滞不前,从现象上看,自然是因为民营经济没发展起来。为什么有俄罗斯特色的资本主义反而不利于民营经济发展呢?按照新自由主义经济学理论,“三化”即私有化、市场化、自由化是最有利于民营经济发展的,实际上不一定如此,因为它是有条件的。

在市场经济条件下,产品没有销路,需求不足,无论是国有经济,还是民营经济,必然都发展不起来。新自由主义经济学的教师爷们在强调“三化”时,由于他们认为市场经济本质上是供求均衡的,所以不可能告诉学生这一点。回想一下,资本主义早年,即在自由资本主义时期,是如何解决市场问题的?是靠广大的海外市场解决产品销路问题的。世界市场是资本主义的生命线。俄罗斯内需不足,产品在海外又没有竞争力,私营经济还怎么发展?

圆桌会议上,俄自由派经济学家把民营经济发展缓慢的原因归咎于投资营商环境不好,具体来说就是:国有经济效率太低,所占比重太高;对私有产权保护不力;官僚机构“管卡要”,刁难索贿。总之是政治改革不彻底,“三化”也没达标。资本主义复辟都三十年了,还总是强调中国改革之初也遇到过的这类问题,总说政改和经改不到位,这是不能令人心悦诚服的。

俄罗斯民营经济不能蓬勃发展,如上所述,根源是内需不足,而内需不足的又一个原因是苏联解体后,恶性通货膨胀使原有的居民储蓄基本归零。中国则相反,在民营经济发展初期,国有经济职工的收入和储蓄为民营经济提供了极其广阔的市场,因为当时是物资和日用品短缺,民营企业的产品很有销路。当时大量国有企业是亏损经营,它们实际上是燃烧自己,照亮私营企业,为他们提供市场需求。“抓大放小”,中小国有企业在逐渐转化为民营企业的过程中实际上是将自身中的势能转化为能做有用功的动能。而俄罗斯的休克疗法,却没有利用好改革之初商品短缺、有钱无货的窗口期。一夜之间鲁莽的大规模私有化,国有经济蕴含的势能如同天上的殒石那样,直接砸向地面,没有转化为可资利用的动能,而是造成社会生产力的极大破坏。

俄民营经济发展缓慢,还有一个原因是,七十来年的计划经济,使国民丧失了经商能力和企业家精神,重新学习确实需要一个过程,俄罗斯人不承认自己在这方面还相当外行。

为了刺激内需,会上一些专家提出,俄罗斯还得靠国家采购,靠实施国家项目。这与其说是市场经济,还不如说又回到了计划经济。

·END·



转载请注明:http://www.abuoumao.com/hykz/5339.html

网站简介| 发布优势| 服务条款| 隐私保护| 广告合作| 网站地图| 版权申明

当前时间: 冀ICP备19029570号-7